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一个研究小组于近日刊登在《自然·神经科学》杂志网站上的一篇论文中称,他们通过实验发现,“主管”小鼠快乐和厌恶情绪的神经细胞,分别存在于大脑杏仁核基底外侧核不同区域并相互抑制。该成果有助于开发治疗情感障碍疾病的新方法。
快乐和厌恶的情感体验可引发动物的特有行为。对小鼠反复进行“高兴、快乐”和“讨厌、恐怖”实验,在体验到“讨厌、恐怖”时,小鼠会采取畏缩和回避行为。此前研究认为,快乐和厌恶感受是由杏仁核基底外侧核的神经细胞活动所引发,两种细胞混杂在同一区域内,但并不清楚是否存在分别对应快乐和厌恶情绪的神经细胞群。
此次研究小组利用遗传学方法,查找了快乐体验时被激活的神经细胞(快乐体验细胞)和厌恶体验时被激活的神经细胞(厌恶体验细胞)特征。结果发现,作用于快乐体验细胞和厌恶体验细胞的遗传基因Pppr11b和Rspo-2,分别存在于杏仁核基底外侧核的后方和前方。
该研究表明,快乐体验细胞和厌恶体验细胞这两种性质不同的神经细胞,分别存在于不同的区域并相互抑制彼此的活动。对以抑郁症为代表的情感障碍疾病,分别人为操作快乐体验细胞和厌恶体验细胞相对应的神经细胞群,可探索出治疗情感障碍疾病的新方法。(记者 陈超)
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2025年左右建成航天强国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正式诞生。经过60年发展,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经是名副其实的航天大国,并正在向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阔步前行。在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年纪念日前夕,人民网记者专访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雷凡培。【详细】
2016年9月“科学”流言榜:无籽葡萄抹了避孕药9月“科学”流言榜今天发布,无籽葡萄抹了避孕药、地铁安检后的食品不能吃等十条“科学流言”入榜。流言:时下正值吃葡萄的时节,但近日一段视频在微博、微信上大量传播,让不少人“望葡萄却步”。视频中,一位“果农”模样的男子一边搬运葡萄,一边和拍摄者对话,称无籽葡萄是“蘸了避孕药的”。真相:避孕药只有在进入人体后才能被人的响应识别机制所识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