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独有特征在太阳系前所未见

南北极区域图像表明其温暖且炽热

2016年09月06日08:16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木星独有特征在太阳系前所未见 南北极区域图像表明其温暖且炽热

“朱诺”号探测器如约发回了首批木星图像,探测器上的广角彩色相机所拍摄图像显示,木星上的风暴系统和天气活动与以往在太阳系其他巨型气态行星所见的皆不相同。

8月27日,当“朱诺”号来到木星旋涡状云层上方时,9个有效载荷全部被激活,顺利完成了第一个36周轨道飞掠。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报道,科研人员下载6兆字节的数据花费了6个小时,而“朱诺”号从木星北极来到南极用了一天半时间。随着对第一批数据的分析,木星独有的特征已浮出水面。

美国西南研究院“朱诺”号探测器首席科学家斯科特·博尔顿说:“第一眼看到木星北极时,竟完全超出我们预想,它跟所有以前见过的行星北极都不同。”此处颜色比其他部位要蓝一些,还有很多风暴;云层阴影意味着其所处海拔较高。“它真是独一无二,接下来的第二个36周轨道飞掠,还会提供进一步的信息。”

除了飞掠过程中拍摄的照片外,“朱诺”号上的8个科学仪器也积极开始收集数据。由意大利航天局提供的木星红外激光映射器(JIRAM),获得了木星北极和南极区域令人震撼的红外图像。正如JIRAM合作者阿尔伯特·艾德里安妮所说:“JIRAM正在探触地表之下的木星,首次公布的红外视角的木星北极和南极,揭示出一个我们从未见过的温暖和炽热的木星。”木星南极光异常明亮且条理清晰。高度清晰的红外图像还会揭示出更多有关极光的形态及动力学信息。

此外,“朱诺”号携带的无线电/等离子波实验设备,记录了木星上空像幽灵一样存在的无线电波。美国爱荷华大学波仪器合作者比尔·科兹说,木星正在告诉我们气巨星世界里高能粒子释放产生了大量极光,这种释放强度在太阳系中是最强的,“现在要找出这些电子从哪里来以及如何生成的”。

总编辑圈点

摄影记者将此奉为格言——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朱诺”号近距离飞掠木星,拍下了人类从未见过或者未曾想象的画面。而且,它携带的实验设备,还记录了木星上空的无线电波。尽管人类早已知道木星存在此种电波,但如今才能真正近距离对其进行研究。这还只是“朱诺”号传回的第一批木星图像。这位神奇的“摄影记者”,还将继续帮助人类探索木星内部结构,了解其起源和演化的历史。(记者 房琳琳)

(责编:方正(实习生)、张希)

推荐阅读

韩春雨实验结果遭质疑 科学界表示仍需等待 3个月前,因发现了一种革命性的基因编辑方法并在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发表而“一鸣惊人”的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近日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因为到目前为止,全球还没有一家实验室对外宣布能够完全成功重复韩春雨的实验。【详细】

我国第二批航天员首次曝光 参加国际训练意大利撒丁岛组织的航天员洞穴训练任务,来自不同国家的航天员组成乘组,在与外界隔离的复杂洞穴中进行探险、勘查和测绘等活动,并完成采集洞穴样本、寻找生命等一系列科学试验,旨在通过在极端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评估和锻炼航天员的行为绩效技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