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处理遇难题? 新型技术来搞定!

2016年09月01日11:09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北京房山河北镇景区边堆起“垃圾山”。(京华时报记者陶冉 摄)

炎炎夏日,堆积的垃圾刺激着人们的感官,由此产生的有害物质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常见的焚烧、堆肥、填埋等处理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还会对环境产生副作用。因此,一些高效环保的新型处理方式开始逐步得到应用。

一、RDF垃圾衍生燃料技术

据安徽理工大学资源循环专业教授李芬介绍,RDF技术的目的就是把垃圾中的可燃部分提制成燃料。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旋转式筛选机、切碎机、气流分选系统将固体废物多次破碎、磁选、分离,将可燃物选出后进行干燥处理,再加入添加剂,经冷却后对可燃物进行筛选并制成成品,再将其根据所需形状压缩成固体燃料。

经RDF技术处理后的垃圾燃料,其热值高达传统垃圾的四倍,成型后的燃料燃烧稳定,便于运输和储存,且二次污染低。

二、垃圾蠕虫堆肥处理法

垃圾“清洁员”蚯蚓在这一方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据李芬教授介绍,所谓“蠕虫处理”,就是利用蚯蚓等虫类的消化系统中强大的“酶”分解各种垃圾。蚯蚓食量大、消化力强,对垃圾的处理率高。它能将垃圾转换为营养物质;它排泄的粪便可以用作土壤的肥料,并能用于分解土壤中的有毒物质。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投资少、见效快。因此,部分发达地区采用此法来处理垃圾。

三、太阳能-生物集成垃圾处理技术

据宁波日报报道,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李兵博士介绍说,太阳能生物集成处理技术能利用食物类垃圾自身携带的菌种或外加菌种进行消化反应,并对太阳能加以利用,以提供消化反应过程中所需的能量,进而对食物性垃圾进行卫生、无害化的生物处理。这种方法较为便捷,但对垃圾种类的要求也较高,一般只适用于食物类垃圾的处理。

随着物理、化学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垃圾处理技术也在不断革新。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将垃圾资源化、能源化、无公害化是社会的需要;同时,为了促进科技的发展,我们须积极开发更多的新型垃圾处理技术。(朱雅文)

本文由北京工业大学应用数理学院教授周洪直进行科学性把关。

(责编:余悦(实习生)、张希)

推荐阅读

韩春雨实验结果遭质疑 科学界表示仍需等待 3个月前,因发现了一种革命性的基因编辑方法并在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发表而“一鸣惊人”的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近日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因为到目前为止,全球还没有一家实验室对外宣布能够完全成功重复韩春雨的实验。【详细】

我国第二批航天员首次曝光 参加国际训练意大利撒丁岛组织的航天员洞穴训练任务,来自不同国家的航天员组成乘组,在与外界隔离的复杂洞穴中进行探险、勘查和测绘等活动,并完成采集洞穴样本、寻找生命等一系列科学试验,旨在通过在极端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评估和锻炼航天员的行为绩效技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