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科技日报)
从尼斯恐袭、奥兰多枪击到波士顿惨案,你的电视里是不是突然塞满了令人恐惧的新闻?各种犯罪、暴力事件频发,你是不是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再也不安全了?不过,相信随着一项技术的发展,这些顾虑也会逐渐消失,这项技术就是AI(人工智能),它可用来预防犯罪。AI擅长对大量数据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它对大量行为模式的规律分析也远远强于人脑。虽然对AI预防犯罪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但其强大的功能也许会让它成为未来的“机械警察”。下面将为您解读AI是如何发挥“保护”功能的。
现实版AI预防犯罪方法:
面部识别与分析
随着面部识别技术的日益成熟,精确度也随之提高,该项技术可以用来初步“找寻可疑人”,这就是利用AI为打击犯罪提供便利。面部识别技术广泛采用区域特征分析算法,通过提取人像面部特征点,利用计算机图像技术和生物统计学原理进行建模和分析,使得计算机达到“认识此人”的目的,同时结合研究人员开发的一些针对“性格特征”的算法来进行匹配。某公司根据这一目的开发的一款智能软件能够根据15项关于性格特征与类型的预测参数将人进行分类。这种方法现在已经能够较精确地评定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进而预测你有没有可能涉及犯罪行为。
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分析简直就是一种为预防犯罪恐袭量身定制的方法。执法人员通过公开的信息,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信息、情报等,加上一系列统计数据及分析数据就可以总结出犯罪高发地区、场所、时间甚至犯罪人群等,这对执法机构人员的分配、指挥、调动带来了很大便利,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执法机构开始使用大数据预防犯罪。
针对性建模分析
利用AI进行针对性建模分析还能够有效打击恐怖组织。很多恐怖组织的行为都是有规律的,通过收集恐怖组织相关事件的数据,构建出一个模型算法来模拟该组织可能的行为,再通过计算机的演算推理结合人为的因果推理,从而发现恐怖行为相关的内在联系。有些公司已经通过这种方法得出了关于IS组织的推测结论和相关报告,并提出了应对策略。可以看出,这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AI预防犯罪、恐袭的方法,准确度自然也不会低。
未来版AI预防犯罪方法:
美剧《疑犯追踪》中的“机器”
看过美剧《疑犯追踪》的朋友想必对预防犯罪这个概念不会陌生。主人公创造了一台“机器”,这台“机器”通过大范围的监控来预测、预防犯罪。虽然这只是电视剧,但它却让我们看到了AI预防犯罪的终极模式——直接预测,即通过超乎人类想象的计算机视角将人的行为和信息联系起来并加以推测。剧中的“机器”做到了百分百准确,现实版AI是否也会有这样的一天呢?
看完这些,你是否对未来的“机械警察”AI增添了一份信心呢?(作者 朱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