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环球飞行 58日飞8万里改写纪录

2016年08月08日15:11  来源:北京晚报
 
原标题:中国首次环球飞行 5人团队将用58天飞行8万里

  根据世界环球飞行组织的数据,迄今为止,人类共完成了350多次轻型飞机环球飞行,但却还没有一次从中国起飞完成环球飞行的纪录。

  8月7日,一支由5人组成的特殊飞行团队,将用时58天飞行约8万里,改写这一纪录。

  “60后”机长张博驾驶着单引擎涡轮螺旋桨飞机TBM700,于下午1点左右从首都国际机场出发,搭载着“60后”随机记者杨德灵、“40后”机械师奥威尔·雅格、“90后”翻译刘可欣和“80后”工程师冯国轩,开始了中国首次环球飞行。

  世界环飞组织对“环球飞行”的定义是:飞机从某地起飞,回到该地;穿过地球所有的子午线;航线绕地球一周;由同一位飞行员完成所有的航程;在整个过程中使用同一架飞机;总航程超过南北回归线长度。

  “环球飞行是世界上每一个飞行员和飞行爱好者的终极梦想。”张博说,这次环球飞行的主题是“带着梦想一起飞”,既是他们的个人梦想,也有国家的、民族的飞行梦。

  此次环球飞行计划飞经20个国家,约50个经停点,总航程近8万里。8月7日从北京启航后,首站落地沈阳法库通用航空产业园,次日从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出关,然后经俄罗斯西伯利亚,越过白令海峡到达阿拉斯加,再沿北美大陆西海岸向南进入美国西雅图,接着向东横穿美国大陆,经过芝加哥、华盛顿、纽约飞至加拿大魁北克地区,再经过北极圈、格陵兰岛、冰岛,随后经过英国进入欧洲大陆,沿着古丝绸之路线路飞行,经过中亚五国后,回到祖国后首站落地乌鲁木齐,之后沿新疆、甘肃返回北京,完成整个环球飞行。

  这次环球飞行,张博团队特意选择了将古丝绸之路作为航线的一部分。“环球飞行要有自己的内涵和意义。”张博介绍,他们希望更多的人了解“一带一路”建设。

  “这是人类首次低空全程俯瞰古丝绸之路。”中国侨联副主席乔卫在参加出发仪式时说,飞行途经地的海外侨胞十分关注此次环球飞行。此次环飞将主要通过互动的形式在海外传递中国的文化。除了与每个地区的华侨华人和当地友人互动外,还将通过国外的地方报道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一带一路”的发展和丝绸之路的文化。

  为了这次环飞,张博团队准备了近两年。已经有600多小时飞行经验的张博说,处理应急方面的一般问题,自己还是有经验的。

  然而,近8万里的飞行航程,一路风云未可知,挑战无处不在。

  飞机上没有厕所,不能带过多食物,团队每个成员都要兼任其他工作。唯一的女成员刘可欣除了做好翻译,还负责打扫机内卫生;工程师冯国轩除了负责拍摄、剪辑、传送影像资料,还要负责擦飞机……

  但这些都不是最难的。“遇到突然不可预测的天气是比较危险的。飞得不够高就躲不过去,要不然就得掉头回来。”张博告诉记者,飞往格陵兰岛的一段航线距离很长,到达时剩下的油量可能只够再飞半小时。由于当地气候寒冷,地广人稀,机场很少,因此必须要准确降落到计划机场。此外,当途经一些局势动荡的地区,绕过战火地带时,他们都面临着未曾经历的挑战。

  除了完成中国首次环球飞行的梦想,张博正怀揣着更大的愿望——打开中国通用航空市场。

  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除了“枝蔓延展”的公路和铁路,通用航空是否可以成为下一个交通效率提升的出口?张博和许多“飞行梦想家”一样,都在拭目以待。

  (据新华社)

(责编:刘丽娜(实习生)、张希)

推荐阅读

韩春雨实验结果遭质疑 科学界表示仍需等待 3个月前,因发现了一种革命性的基因编辑方法并在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发表而“一鸣惊人”的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近日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因为到目前为止,全球还没有一家实验室对外宣布能够完全成功重复韩春雨的实验。【详细】

我国第二批航天员首次曝光 参加国际训练意大利撒丁岛组织的航天员洞穴训练任务,来自不同国家的航天员组成乘组,在与外界隔离的复杂洞穴中进行探险、勘查和测绘等活动,并完成采集洞穴样本、寻找生命等一系列科学试验,旨在通过在极端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评估和锻炼航天员的行为绩效技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