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地图: 结合人工智能 “深度挖掘”数据价值

2016年08月08日08:50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人工智能 在百度地图上“深度挖掘”

  百度地图长安汽车采集车队

  用机器取代人的事例,正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发生。依托于人工智能等技术,百度地图让地图数据的采集和生产变得更加高效、科技范儿。

  作为国人首选的地图应用,百度地图拥有4500万个POI(兴趣点),覆盖国内道路总里程670万公里,吸引了超过5亿的用户,平均每日响应的用户定位请求达到300亿次,市场份额和用户规模均位居行业第一。“在背后支持海量用户每日高频使用的,是百度地图作为‘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出行平台’的核心技术能力。” 百度地图总经理李东旻说。

  7月28日,百度地图首次向媒体开放其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的数据中心,并详细展示了百度地图从外业采集到内业数据处理的全过程,完整地展示了一个POI点、一条道路呈现在百度地图上的过程;同时,百度地图还首次对外阐述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技术在地图数据生产领域的应用。

  创新采集技术治疗“数据饥渴”

  “数据饥渴”一直是地图产业挥之不去的痛。第一,数据永远不够全,人类能到达的一切地方的数据,地图厂商都希望获得;第二,数据永远不够细,地图厂商希望能拿到更精细的道路数据;第三,数据永远不够新,哪里修路了,哪里拥堵了,地图厂商希望,拿到的数据能无限逼近于当前的真实情况。更全、更细、更新的空间数据,是电子地图“无限逼近真实世界”的理想。

  治疗“数据饥渴”症的唯一办法就是加强数据源采集能力。

  7月28日,长安汽车正式向百度地图交付了共80辆三款型号的汽车,用作百度地图外业采集车,至此百度自主的数据采集车已达到250辆。这些搭载着360°全景镜头和激光雷达的数据采集车辆作为主要的主力军,承担全国的基础道路信息、全景和高精度地图数据的采集任务。利用对采集技术的创新,百度地图很早就实现了一人同时进行“驾车+采集”的工作模式,与传统的两人工作模式相比,既节省了人力又提升了效率。

  这些采集车所使用的核心采集设备主要包括GNSS+IMU、成像系统、Lidar点云系统。简单地说,采集车是百度地图“数据”的输入,三类系统负责采集不同数据:“GNSS+IMU”采集定位信息,确保地图的精度,这也是传统地图采集车的重要录入数据;成像系统采集影像,供后期处理使用,这是互联网时代地图采集新增的输入模块;Lidar点云系统更高级,可采集4K地图、高精地图,供半自动驾驶、无人驾驶汽车使用。

  自行车无人机都“装备精良”

  除了采集车之外,一排电动自行车和两个铁架子似的背包也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原来,汽车不适合进入的小巷、胡同、绿道等场所,可使用电动自动车、单人全景采集背包及室内图采集背包进行采集,以便能够提供步行导航、骑行导航。

  自行车车把安装了用于定位、数据处理的中控系统,还有定位接收天线和辅助数据采集的手机,以及最为核心的两台运动摄像机。室内图采集背包配备了全景镜头和激光雷达,主要为百度地图面向商场、机场、博物馆等场所,单纯生产二维室内地图数据以及室内全景成像。

  此次,百度地图还对外展示了正在测试中的无人机采集设备,既可用于对道路车道线、地面标识的补充采集,也可用于航拍,以获取俯视视角的全景遥感地图数据。对于路网数据的更新,无人机凭借其机动性,也可被用于迅速采集和确认的流程当中。

  数据处理交给了人工智能

  这世界变化得太快!完全基于人工的地图数据采集和处理,其覆盖的地方将十分有限,且很难在时效性上有足够的保障。在覆盖地方更多、时效要求更高、地图精度更高之后,数据采集的工作量将会呈指数级增长。所以,地图数据采集早已过了“人多力量大”的时代。

  百度的解决方案是用人工智能来实现尽可能多的任务。百度地图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来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大幅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完成依靠人类无法完成或很难完成的任务。

  坐在数据采集车上,记者看到,司机一个人一边开车一边通过语音交互方式发出各项指令、完成采集,各种自动化系统让外业采集不再那么专业,降低了人力成本。

  在外采团队将数据采集完成以后,需要内业团队对数据进行相应处理后才能完成上线。百度地图副总经理兼百度智慧汽车总经理顾维灏表示:“利用百度的人工智能技术,目前外采团队采集完成的数据中有超过80%的工作都能实现自动处理,人工处理在百度地图的数据加工中只占不到20%的比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数据更新的及时性。”

  一方面,通过全景图像自动识别技术,机器可精准识别目前人工可目视的道路图形标牌、地面车标以及文字标牌;另一方面,百度地图创新的多源数据能自动识别差分融合技术,基于外业车队实采、合作数据等多源的数据,可实现程序的自动识别差分、属性自动融合,减少人工的工作量。

  具体来说,百度地图在对道路两侧建筑上的广告牌进行识别后,进而能根据已有的数据库进行对比,判断是否有位置信息发生改变,最后将发生改变的信息进行自动化更新;基于同样的原理,还有对车道线和道路标志牌的识别和更新。人工智能参与内业数据处理和生产,其弦外之声还在于,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内业团队规模,降低了成本。

  挖掘地图数据的深层价值

  目前,百度地图已经将采集数据作业从传统的两个人变成了一个人,而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下,单人采集作业时的重点是驾驶汽车,如果百度将其正在研发的无人车与地图采集结合起来,这个人的工作很可能被机器取代,实现从单人采集到无人采集。

  众所周知,地图是数据驱动型,真实世界的数据对地图厂商而言多多益善,对这些数据进行高效的处理并转化成有用的功能或商业价值,这是所有地图厂商正不约而同进行着的事情。因而,接下来的竞争焦点,就在于谁能更有效率地处理海量地图数据,并从中挖掘出更多的深层价值。高效率处理数据需要人工智能,挖掘大数据深层价值更需要人工智能。

  提升用户体验、降低数据采集成本,挖掘商业价值——地图与人工智能技术均有大量的结合点。大数据平台与人工智能的密切结合,不仅是地图行业“水到渠成”的发展趋势,也是更多行业的发展方向。

  ■延伸阅读

  帮助用户穿越时间与空间

  重庆新开通了一架复杂的立交桥,百度地图可在一夜之间上线地图导航;北京暴雨后积水,百度地图快速上线积水路段提醒;这些给人们提供便捷的服务背后,都体现了超强的动态数据采集能力。

  除了大幅提升数据采集能力,人工智能与电子地图的结合,还有更多可能性。

  去年,百度地图曾利用“照片游”技术,基于用户上传的各种照片,来还原尼泊尔加德满都的震前景象,其背后是三维建模、照片渲染、路径规划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未来,在线旅游与直播、VR等技术深度结合之后,百度地图完全有可能帮助用户穿越时间与空间,去到不同地方游玩,或使用户在进行路径规划时,更了解目的地的真实情况。

(责编:余悦(实习生)、张希)

推荐阅读

韩春雨实验结果遭质疑 科学界表示仍需等待 3个月前,因发现了一种革命性的基因编辑方法并在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发表而“一鸣惊人”的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近日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因为到目前为止,全球还没有一家实验室对外宣布能够完全成功重复韩春雨的实验。【详细】

我国第二批航天员首次曝光 参加国际训练意大利撒丁岛组织的航天员洞穴训练任务,来自不同国家的航天员组成乘组,在与外界隔离的复杂洞穴中进行探险、勘查和测绘等活动,并完成采集洞穴样本、寻找生命等一系列科学试验,旨在通过在极端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评估和锻炼航天员的行为绩效技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