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三号“玉兔”月球车停止工作

2016年08月04日09:32  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嫦娥三号“玉兔”月球车停止工作

  人民网北京8月4日电(赵竹青)记者从国防科工局获悉,嫦娥三号着陆器于7月28日按时进入第33月夜休眠期,再次刷新国际上探测器月面工作时间最长纪录。而巡视器——“玉兔号”月球车目前已经停止工作。这对于设计寿命只有三个月的玉兔号来说,属于超期服役,“光荣退休”。

  据了解,在此前的33个月昼工作期间,嫦娥三号开展了“测月、巡天、观地”科学探测,并取得了大量科学数据。同时,研究人员在月球浅表层地质结构、月基天文观测以及地球等离子体观测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科学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发表在SCI、EI类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的相关文章有100余篇,其重要成果相继发表在《science》、《nature》和《美国科学院院刊》等国际顶级学术刊物上,有的还成为封面文章,带动了国际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和应用发展。

  获得首幅月球剖面图

  嫦娥三号开展了着陆区月壤内部与月壳浅层结构探测。首次研制的超宽频带测月雷达,采用“边走边探”的方式,获得了着陆区月壳浅层330米深度内的剖面结构特性及地质演化图,这也是国际首幅月球地质剖面图。利用月球车上全部四台科学仪器的探测数据的研究,国际上首次揭示了月球雨海区的火山演化历史。利用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和红外成像光谱仪探测数据,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全新的月球玄武岩。

  首次在月球上巡视太空

  经研制而成的首台月基光学望远镜,利用月球的高真空、无大气影响和月球自转缓慢因而连续观测周期长的特点,在月面上对多个天区实现3900多小时近紫外天文观测,已获得18.7万幅图像数据,同时,还得到了一批重要密近双星完整的紫外光变曲线,并发现仙王座GK星是双星快速物质交流演化中的天体,这对检验双星理论模型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它还获取了月球外逸层水含量的最新结果,结果显示水的含量比哈勃望远镜的探测结果低2个数量级,与理论预期值最为接近,这修正了国外得出的月球上有大量水分子存在的结论。

  首次在月球上看地球

  国际上首次研制了极紫外相机,在月面上对地球周围15个地球半径的大视场等离子体层进行极紫外观测,并获取了1300多幅地球等离子体层图像数据。而且,国际上首次发现了地球等离子体层边界在磁层亚暴的影响下发生凸起,一是揭示了太阳活动对地球空间环境的影响;二是确认了地球等离子体层的尺度与地磁活动强度呈反相关关系,进而提出了等离子体层的空间结构受到地球磁场和电场约束及控制的最新观点。

  自2013年12月成功落月并开展巡视勘察以来,嫦娥三号探测器搭载的8台科学载荷陆续开展了“测月、巡天、观地”的科学探测和其它探测任务,获得各类数据共计7TB。地面应用系统及时向包括港、澳在内的全国上千家高校和科研单位发布了这些科学探测数据及最新的探测图片和相关视频,极大地推动了国内外认识月球、研究月球和利用月球的探索热情,并取得了大量创新成果。

(责编:余悦(实习生)、张希)

推荐阅读

韩春雨实验结果遭质疑 科学界表示仍需等待 3个月前,因发现了一种革命性的基因编辑方法并在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发表而“一鸣惊人”的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近日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因为到目前为止,全球还没有一家实验室对外宣布能够完全成功重复韩春雨的实验。【详细】

我国第二批航天员首次曝光 参加国际训练意大利撒丁岛组织的航天员洞穴训练任务,来自不同国家的航天员组成乘组,在与外界隔离的复杂洞穴中进行探险、勘查和测绘等活动,并完成采集洞穴样本、寻找生命等一系列科学试验,旨在通过在极端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评估和锻炼航天员的行为绩效技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