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推力最大分段式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

2016年08月04日09:25  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
 
原标题:我国推力最大分段式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

  人民网北京8月4日电(赵竹青 荣元昭)2日下午,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自主研制的我国直径最大、装药量最大、推力最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民用航天3米2分段大型固体火箭助推发动机地面热试车圆满成功。该试验的成功,进一步验证了我国大型分段式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方案及其关键技术,这既标志着中国已经掌握大型固体火箭助推发动机关键技术,也表明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固体助推技术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据了解,随着人类和平利用太空的步伐不断加快、深空探测领域进一步拓展,世界主要航天大国都在致力于加快发展重型运载火箭技术和捆绑固体助推器的大型运载火箭技术。由于固体助推发动机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和机动性好等优势,且采用固体助推器与液体芯级发动机组合,因而可以充分发挥固体大推力、液体长时间高比冲的技术优点,从而实现运载火箭动力系统技术性与经济性的完美结合。国外的大型运载火箭大都把固体动力作为主要动力之一,而我国在此领域尚属空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

  直径3米分段式固体助推发动机是四院固体火箭发动机家族中名副其实的“大力士”。2013年底,民用航天3米2分段大型固体助推技术集成演示验证项目正式获得国家立项。研制人员顺利攻克了大直径固体发动机燃烧室分段对接技术、长时间工作喷管热结构设计技术、分段式固体发动机燃烧稳定性技术等多项重大关键技术及40余项技术难点,验证并采用了新工艺10余项,建立了新的测试与试验方法20余项,并形成技术专利10多项。

  直径3米发动机的研制成功,使我国大型固体发动机自主创新的研制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大尺寸复合材料核心构件研制和成型能力大幅提升,高精度设计仿真能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绿色环保绝热材料首次投入使用,新型高效率绝热层成型与固化工艺取得实质性突破,全部原材料、制造设备实现国产化。四院表示,此后他们将重点从复合材料、推进剂等成本占比高的方面入手,并在设计源头上采用低成本设计方法、设计思路,简化工艺、提高效率,让固体发动机不仅做到安全可靠,而且“质优价廉”、好用耐用。

  未来,3米发动机应用于重型运载火箭固体助推器中,可实现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100吨以上,满足我国载人登月、深空探索的发展需求。

(责编:余悦(实习生)、张希)

推荐阅读

韩春雨实验结果遭质疑 科学界表示仍需等待 3个月前,因发现了一种革命性的基因编辑方法并在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发表而“一鸣惊人”的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近日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因为到目前为止,全球还没有一家实验室对外宣布能够完全成功重复韩春雨的实验。【详细】

我国第二批航天员首次曝光 参加国际训练意大利撒丁岛组织的航天员洞穴训练任务,来自不同国家的航天员组成乘组,在与外界隔离的复杂洞穴中进行探险、勘查和测绘等活动,并完成采集洞穴样本、寻找生命等一系列科学试验,旨在通过在极端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评估和锻炼航天员的行为绩效技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