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新闻》8月3日报道称,中国的虚拟现实(VR)游戏市场正在逐渐成形。在7月31日于上海闭幕的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 2016)上,多家新创企业展示了VR游戏的硬件和软件。网易等互联网巨头态度积极,小米等手机制造商也显示出跨行业进军的意愿。尽管中国的游戏市场趋于饱和,但业界对于新技术带来的再增长抱有很高的期待。
“沉浸感完全不同!”在上海乐相科技的展台,利用周末时间从杭州来参加展会的小吴(28岁)十分兴奋。他戴着乐相科技的头戴式可视设备(HMD)试玩了射击游戏,体会到了在现实世界中无法体验的感觉。
4天32万人
中国最大规模的游戏展会“ChinaJoy2016”于7月28日在上海举行,吸引了国内外1000多家企业参展,4天会期内共有32.55万人入场。2016年已是该展会举办的第14届,其规模超过东京电玩展(2015年的入场人数为26万8446人)。今年的ChinaJoy中,最受关注的无疑就是VR游戏。
Facebook旗下的OculusVR等新创企业相继发售VR眼镜,全球将2016年称为“VR元年”。在本届ChinaJoy上,约100家企业展示了VR相关的内容。台湾宏达国际电子(HTC)已在中国市场推出VR眼镜,索尼互动娱乐(SIE)也将发布相关产品。中国本土的新创企业也十分活跃。
风投资金正在迅速流入VR市场。比如上海乐相科技就在2015年筹了3000万美元资金。乐相科技的VR眼镜售价为1500~3000元,仅为HTC同类产品售价的一半,投资者对这款低价VR眼镜寄予厚望。
与此同时,大企业也不甘落后。腾讯展台公开了部分VR游戏画面。网易CEO丁磊表示将在北京、杭州和广州设立VR和AR(增强现实)的研究室,表现出加快开发新游戏的想法。
中国各企业纷纷涌向VR,是因为游戏市场已经出现了饱和感。在21世纪初,中国当局基于教育方面的考量曾一度禁止销售家用台式游戏机,经历了这一时期,如今中国游戏市场的主流仍是电脑和手机在线游戏。
小米也要做VR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娱乐生活也开始变得多种多样。虽然游戏市场的增长余地正在缩小,但是市场上仍缺乏能够抓住消费者的游戏产品。有观点认为,到2020年,包括工业等用途在内的VR市场,其规模将达到556亿元。VR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小米也计划在近期发布VR设备。VR眼镜与智能手机的很多电子零部件可以通用,其他领域的新创企业也很有可能进入VR市场。
但是,VR作为产业能否发展壮大还要另说。一位风投基金的负责人表示,“巨大的市场充满了吸引力,但具备出色商业模式的企业还很少”。不能一味追随海外企业的脚步,而应该研发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以及制定相应的商业战略,这才是成为赢得竞争的关键。
口袋妖怪GO推升AR关注度
亚洲消费者对不断进步的游戏技术十分敏感,不仅仅是虚拟现实(VR),随着“口袋妖怪GO”的流行,增强现实(AR)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智能手机迅速普及的越南胡志明市,“口袋妖怪GO”的玩家急剧增加。“口袋妖怪GO”并未正式在越南上线,但似乎可以经由澳大利亚等海外国家的虚拟地址下载该软件。在游戏同样尚未正式上线的印度尼西亚,以首都雅加达为代表,单手拿着手机抓小精灵的人随处可见。
很多公司伺机推出了相关业务。印尼通信公司XL Axiata下调了部分4G服务的套餐价格,让消费者无需担心流量,畅玩游戏,从而吸引新的消费者。(记者 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