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质博士发明抗洪神器 秒杀德国“拦水墙”

2016年08月01日13:32  来源:环球网
 
原标题:武汉地质博士发明抗洪神器 秒杀德国“拦水墙”

  近期多轮超强暴雨袭击全国各地,长江中下游多省份都遭到了洪水的侵袭。就在这个全民抗洪的时期,一种所谓的“德国抗洪神器”——不锈钢防汛拦水墙迅速走红。据说,这种移动防洪挡板可在4至6小时内将河岸围起来,防洪效果又快又好,感觉比扛沙包有效多啦!

  对此“抗洪神器”,不少网友发声:“我们还在肉搏抗洪的时候,看看德国在干吗?”“我们发射得了长征7号,建得了高铁,还有了最快的计算机,为什么还只用沙袋和人海战术?”“看着人家薄薄的挡板就挡住洪水,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而正是受到“德国抗洪神器”的启发,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工程专业的贺立军博士自筹资金20万元,历时1个月,也研发出了一款“汉版拦水墙”。7月31日,这款产品已经过第2轮试验,成功挡住了2米高的水。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江夏武昌大道附近,正是“汉版拦水墙”的试验场,一面水泥墙和半包围型的泥土“堤坝”夯接,一只水管日夜往里注水,形成一个封闭的池塘,“汉版拦水墙”嵌入泥土“堤坝”。记者看到,拦水墙内足有1.8米深的水,而拦水墙外只有少量渗水。“经过计算和试验,它防住2米深的水没问题。”

  据贺立军介绍,他自主研发的这款拦水墙,采用10毫米厚普通热轧钢材,将其改造成“W型”进行拼接,后设支撑柱,利用水压受力自封原理进行防水。“和德国拦水墙相比,它对地基没有特殊要求。”据了解,德国拦水墙只能设于硬基地面,在泥土“堤坝”上则无法发挥作用。

  “我从构思到完成只用了不到1个月的时间。”谈到设计“汉版拦水墙”的初衷,贺立军表示,自己是受了德国拦水墙新闻的刺激。“我是学这个专业的,这不是啥高科技,我们中国人也一样也可以发明出来,而且不会比他们差。”

  据他透露,为了完成这个项目,他和朋友共筹措20万元,请了4名岩土工程师共同设计、施工。据悉,目前“汉版拦水墙”已申请国家专利。

  然而,关于这款神器的实用性,据新华社科普中国记者报道,这种“神器”确实在抗洪中发挥作用,但由于价格高昂、需要前期基础建设,目前只用于部分城市地区,并未大范围普及。德国抗洪则依然主要靠传统沙袋。

  另外,这种挡板虽然操作便捷,但并不是“哪里发水建哪里”这么简单。德国联邦技术救援署防洪专家弗兰克·阿尔滕布鲁恩表示,可拆卸防洪挡板只适用于平整的地面,且必须提前在地下打好基础,以保证挡板稳固。(记者 心月)

(责编:余悦(实习生)、肖玲)

推荐阅读

我国第二批航天员首次曝光 参加国际训练意大利撒丁岛组织的航天员洞穴训练任务,来自不同国家的航天员组成乘组,在与外界隔离的复杂洞穴中进行探险、勘查和测绘等活动,并完成采集洞穴样本、寻找生命等一系列科学试验,旨在通过在极端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评估和锻炼航天员的行为绩效技能。【详细】

中国古代科技贡献有哪些? 远不止“四大发明” 一直以来,“四大发明”就是中华科技文明一种标志。但其实我国古代重要发明创造远不止于此。为了让国人更清晰地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贡献,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研究组经过三年系统梳理,总结出了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科技成就88项,并正式对外发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