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地球磁层增大患心血管疾病风险

这一发现对航天飞行有重要启示

2016年07月29日13:42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飞越地球磁层增大患心血管疾病风险

28日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旗下《科学报告》期刊的一项生理学研究显示,与执行近地轨道任务的宇航员或从未执行过轨道任务的宇航员相比,参加过阿波罗计划的宇航员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这一发现对超出地球保护性磁层之外的航天飞行有重要启示。

“阿波罗”计划是美国从1961年到1972年实施的一系列载人登月飞行任务,共进行了6次载人登月,先后有12名宇航员对月球进行实地考察,在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而截至目前,除“阿波罗”计划外,人类所有载人航天都在近地轨道进行,这意味着,地球磁场阻挡宇宙辐射的作用仍然存在。因此,人们曾普遍认为,近地轨道任务或短期登月任务不会增加宇航员患心血管疾病的长期风险。

此次,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迈克尔·戴尔普及其同事,通过比较7位阿波罗登月计划宇航员、35位执行其他航天任务的宇航员和另外35位未执行航天任务宇航员的死因,研究了飞越地球磁层对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论文作者发现,阿波罗登月宇航员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几乎比未执行此任务的宇航员和近地轨道宇航员高5倍。

为了检验这些发现背后的潜在机制,论文作者又对44只雄性大鼠进行了实验,以研究模拟失重和与太空有关的放射线照射对血管系统有何长期影响。结果表明:对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是辐射导致的,与失重无关。因此,论文作者指出,由辐射导致的血管壁细胞损伤,可能是宇航员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重大诱因。(记者张梦然)

(责编:姚欣雨、肖玲)

推荐阅读

我国第二批航天员首次曝光 参加国际训练意大利撒丁岛组织的航天员洞穴训练任务,来自不同国家的航天员组成乘组,在与外界隔离的复杂洞穴中进行探险、勘查和测绘等活动,并完成采集洞穴样本、寻找生命等一系列科学试验,旨在通过在极端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评估和锻炼航天员的行为绩效技能。【详细】

中国古代科技贡献有哪些? 远不止“四大发明” 一直以来,“四大发明”就是中华科技文明一种标志。但其实我国古代重要发明创造远不止于此。为了让国人更清晰地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贡献,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研究组经过三年系统梳理,总结出了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科技成就88项,并正式对外发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