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人民网)
“五年级小学生体重不足40公斤书包重6公斤”,人民网曾报道过这样一个故事:晓春是上海市某重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今年11岁,体重不足40公斤,书包却足足有6公斤重。除了语、数、外、科技、美术、信息课等课本,还有各类辅导书,林林总总不下20本。虽然书包有个拉杆,晓春每天拉着上下学,但家住6楼的晓春,上下楼梯还得拎着。清晨爸爸妈妈在上班前,还可以帮她拎到楼下,下午放学后就得全靠自己了,一双小手勒得红肿,人累得气喘吁吁,也只好咬着牙,一步一步地往上攀。晓春说,她们班近40名同学,用拉杆书包的占了大约1/3。
虽然教育系统多年来一直倡导为孩子们“减负”,但家长和教师对孩子们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家长之间互相攀比,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学校以升学率、“状元榜”作为评价学校教学水平的标准,督促孩子们多看书、多做题。结果就导致了学生们的书越读越多,书包越来越重。
而据《合肥晚报》的记者报道,合肥市蜀山区将打造“智慧校园”:教室里,面对超大屏幕的电子白板,老师的手轻轻一指,所有的课程都以图文并茂的、声像结合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而学生也不再需要背着几公斤的书包,只要随手拎一个电子书包即可轻松上课,电子书包里装满了生动有趣的互动教材,能在上面做好作业并提交,也能在上面回答老师的问题,只要有网络,学生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和老师进行远程互动。这样的情景,无疑是我们最为乐见的,且不论是否实现了课业上的“减负”,至少,它减掉了孩子们肩膀上的负担。
(图片来源:武汉晚报)
上图中所展示的就是由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建设的智慧教室。橙红色的地板,五彩的可拼接课桌,液晶智能触控交互一体机、激光投影机、高清录播系统、高清云台摄像机,全覆盖wifi,学生配套pad等等,让人不禁眼前一亮。据《武汉晚报》的记者报道,这种典型的智慧教室刚刚投入使用,就走红校园。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实验中心主任冷全还向记者介绍,智慧教室的优势在于可以把线上线下的信息相结合,同时可以实现远程互动。课上录制的视频,通过报名参赛,经专家点评后,优秀的教学资源就会被永久保留下来,从而实现教育信息资源区域内共建共享、城乡教师异地网络支教等目标。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主任焦宝聪在《北京晚报》中指出,最好的学习方法是主动学习,平板电脑是为主动学习而创造的,未来的学习工具里必定有平板电脑,而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的微课将成为平板电脑中的重要学习资源。
实际上,智慧校园不仅仅在中小学校备受青睐,在大学校园里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推广。据《北京晨报》报道,腾讯QQ推出“互联网+教育”的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同北京邮电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五所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新华网》报道,中国移动内蒙古公司与内蒙古师范大学签订智慧校园信息化合作项目;南昌移动与江西财经大学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智慧校园针对高校师生实现的主要功能有:学生选课、教师排课、通知公告、成绩查询、招生就业、校园一卡通、在线课堂、活动报名、图书借阅、在线缴费等。通过移动终端与网络,方便教职工和学生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
智慧校园是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为支撑建设的一个智慧型的教学体系、科研体系、管理体系和生活体系。当然,它最为重要的作用还是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智慧校园为我们带来的是一个无处不在的学习空间,是一片漫无边际的知识海洋,是一个不受空间与时间限制的名师讲堂。如今,高校中的智慧校园系统已经比较普遍,希望在不久的未来,中小学智慧校园的教学方式也可以普及到每一个孩子,让孩子们在书包变更轻盈的同时,也更主动地去学习更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