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城市停车难 杭州也是蛮拼的

西湖水底惊现六层智能车库 车库表面像“花房”

2016年07月20日09:29  来源:钱江晚报
 
原标题:解决城市停车难,杭州也是蛮拼的 西湖底下惊现六层智能车库

(图/实习生 吴超 记者 林焱挺)

你知道吗?杭州西湖边有一家饭店,今年新建了一个地下六层、18米深的智能停车库,可容纳130多辆汽车。由于饭店周围全部被西湖水域包围,而西湖平均水深只有1.8米左右,所以这个车库实际上是建在西湖底下。

与密渡桥路的沉井式智能停车库不同,这座西湖底下的停车库叫仓储式停车库,表面看就像一幢“花房”。近日,钱江晚报记者亲身体验了一把。

车库表面像一座花房

停车全程智能控制,只花了66秒

进入饭店地下停车库门口,一幢漂亮的“花房”吸引了记者的眼球。“花房”约4米高,周围分层布满了一个个小花盆,每个小花盆连接着滴灌系统。根据季节的不同,小花盆内的花卉种类可随时更换。也正因如此,这幢“花房”吸引了许多游客拍照留念。地下车库的出入口就在“花房”中。

车库一共两个入口,位于“花房”西侧。记者开车进入车库入口时,系统通过红外线光电检测,会在前方的不锈钢镜面上给出“直行”或“停止”的提醒;两边还有8对光电检测,地面还有底盘检测,系统会实时提醒,就算停歪了也没事,系统会自动调直车辆。所以,哪怕你是个新手,停车也很方便,你只要按照提示慢慢驶入车库位就行,根本不用看反光镜,也不用倒车。

进入停车位后,你就可以下车了,工作人员会给你一张停车卡,后面的事情就全部交给智能停车系统了。记者从监控系统看到,车辆被自动停到了地下二层,整个停车过程只花了66秒。“现在的移动速度是每秒1.5米,如果要加快速度也可以。”智能停车设备生产商杭州西子石川岛停车设备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说。取车的时候,车辆会自动送到出入口的停车位,这时候停车位另一侧即东侧的门打开,你只要向前驶出就行,同样不用倒车。

“这里原来是个地面车库,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只能停50辆左右的车。现在建地下车库之后,地面的车位留下20个左右;地下达到132个,一共分六层,每层可停22辆。”西子石川岛的工作人员说。与密渡桥路的沉井式车库不同,这里的地下车库是仓储式,除了用升降机来实现不同层间的升降之外,进入车库之后主要是平移为主,每层可停的车辆更多。车库投入使用至今已有两个月时间。

智能车库就像百变金刚

既能上天又能入地

据西子石川岛工作人员介绍,除了普通的机械类停车库,目前智能停车库主要分智能仓储式和垂直升降式。其中大家看到的垂直升降式又有两种:建在地面上的塔式车库和建在地下的沉井式车库。当然,每个种类根据场地的不同,又可以灵活建成不同形式。

目前西子石川岛正在开发一款圆塔型的智能车库,有望年底前面市。与普通塔式车库相比外观更美观,可作为城市景观,最上面可建成观光层。圆塔型车库占地面积近300平方米,高度41米,共25层,每层可停8辆车,总计200个车位。

沉井式智能车库以杭州密渡桥路地下停车库为代表,这里一共3个独立井筒,每个井筒深33.5米,地下可停车19层。一个井筒内可停放38辆车子,总共可停114辆车。这也是目前国内最深的沉井式立体车库。

“目前我们正在长沙兴建的沉井式智能车库有40米深,在南通兴建的沉井式智能车库有45.5米深,估计今年底可建成,届时将创下新的纪录。”西子石川岛工作人员自豪地说。

智能车库增长迅速

但目前占比还不高

西子石川岛生产的除了智能车库,还有一种适合家庭用的机械式两层立体车库。“如果家庭有两辆车,但只有一个车位,只要高度在3.2米以上、地面平整,就能安装,土建几乎为零。下面可以停SUV,上面可停轿车,相当于增加了一个车位。”工作人员介绍说,“这类车库每上升一次的用电成本在0.13元至0.14元之间,下降时不用电。”至于其它经济型的多层立体车库,就比较常见了。

据西子石川岛介绍,国内的智能车库从2011年以来增长迅速,但总占比仍不高。以杭州为例,目前智能车库的车位数约占机械控制总车位数的5%至10%。

现在杭州最多的智能车库是塔式车库,目前西子石川岛建造的就有50余座。西子目前在全国共有203座塔式智能车库,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约60%,其中江浙沪占了大半。像杭州武林商圈、延安路沿线单位等基本上用的都是西子的设备,在全国中心城市地区,如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中心、广州珠江新城、天津滨海新区、北京长安街各部委等,也能看到西子设备的身影。

智能车库以其安全、便捷的特点,深受用户的欢迎,但相对普通立体车库,智能车库的投资就高得多,最高要多三倍至五倍。(记者王燕平)

(责编:余悦(实习生)、张希)

推荐阅读

中国古代科技贡献有哪些? 远不止“四大发明” 一直以来,“四大发明”就是中华科技文明一种标志。但其实我国古代重要发明创造远不止于此。为了让国人更清晰地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贡献,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研究组经过三年系统梳理,总结出了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科技成就88项,并正式对外发布。【详细】

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落成 可能带来系外脉冲星惊喜7月3日上午,随着最后一块反射面单元被顺利安装在索网上,我国在建的“观天巨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主体工程正式完工。“我们希望通过FAST首次发现银河系以外的脉冲星。”国家天文台副台长、FAST工程常务副总经理郑晓年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