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媒体《每日邮报》7月18日报道,麦肯锡公司最近的一份报告称,随着自动化的进程,机器人作为劳动力大放异彩,其在食品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工作所作贡献不免位居前列。这一结果是在分析了美国成千上万的工种后确定出来的。
麦肯锡的报告称,研究人员为800多种职业分析了超过2000个工作活动,主要确定某一活动花费的时间以及它们自动化的可行性。在食品准备业,如焊接等装配线活动的自动化程度已经很高。
对于那些涉及执行“可预测身体活动”的工作,研究人员表示它们自动化的可行性大约是78%。而和“不可预测身体活动”的工作相比,如建筑业、林业等,数据则高得多。这是由于制造、食品服务和住宿等行业的可预见性,因而单从技术方面考虑,它们更易于自动化。
报告称,如果计算机能够理解人与人之间日常交流中的概念,那将是最大的技术突破之一。目前所有职业中,教育和医疗保健的自动化程度最低,因为它们需要和人们直接接触和复杂的互动。
虽然这些发现令人担忧,但研究人员解释,机器人的使用成为主流并不意味着人类的失业。报告说:“即使机器人扮演了一些人类在职业中的角色,但这并没有宣判工作的终结。反过来说,在部分自动化的职业里人类雇员的比例还会时时增长,这是因为剩余活动的总体需求还在不断增长。”(实习编译 秦世姣 审稿 李宗泽)
中国古代科技贡献有哪些? 远不止“四大发明” 一直以来,“四大发明”就是中华科技文明一种标志。但其实我国古代重要发明创造远不止于此。为了让国人更清晰地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贡献,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研究组经过三年系统梳理,总结出了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科技成就88项,并正式对外发布。【详细】
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落成 可能带来系外脉冲星惊喜7月3日上午,随着最后一块反射面单元被顺利安装在索网上,我国在建的“观天巨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主体工程正式完工。“我们希望通过FAST首次发现银河系以外的脉冲星。”国家天文台副台长、FAST工程常务副总经理郑晓年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