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式飞机:机舱变车厢 轻巧又省事

或成未来航空旅行新模式

2016年07月19日09:32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模块式飞机:机舱变车厢 轻巧又省事 或成未来航空旅行新模式

模块式飞机效果图

未来的飞机会是什么样?未来的旅行方式会有什么变化?对此,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设计了一种把陆地和空中运输方式结合起来的概念机——模块式飞机。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未来运输乘客或货物将不再局限于单一的铁路、公路或航空,火车、汽车、飞机这些交通工具可能整合在一起。人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当你乘坐的机舱着陆后,机场工作人员用特制出租车载着这节吊舱来到火车站,吊舱成了列车厢,载着你直达目的地。

据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网站介绍,这种模块式飞机叫做Clip-Air,它把机翼和机舱分离开来,可以有多个机舱,分别运输乘客、货物或燃料,就像在一架飞行器上悬挂了多个吊舱,并可按需要调整载荷能力。这些吊舱就相当于传统飞机的机身,但没有发动机、驾驶舱、燃料、起落架及其他一般飞机应有的部分。Clip-Air把铁路运输的灵活性与航空运输结合在一起,使机场直接“延伸”到火车站。

研究团队认为,这种概念机将是未来航空运输的革命。EPFL运输与机动实验室对这一项目已研究了4年。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介绍,Clip-Air核心要素有两点:一是飞行组件,包括机身、驾驶舱和发动机;二是可拆卸吊舱,并按照需要用作客舱或货舱。从理论上说,它不会让旅程变得更长,而只会更加简洁畅通。“吊舱和运输部分离,还能使飞机管理和航线运营更加简化,改善地面机场运作。Clip-Air有望在不牺牲舒适性的条件下,将商业货运和客运结合在一起。”

观察人士塞巴斯蒂安·莫达克认为,这一设计是围绕着一个永恒的理念:模块化。Clip-Air正在实验利用替代能源,如生物燃料和液态氢燃料,但即使它还是用化石燃料,Clip-Air的碳足迹也会更少,一次带3个吊舱飞行,载客量相当于3架波音737。(记者常丽君)

(责编:左云森(实习生)、张希)

推荐阅读

中国古代科技贡献有哪些? 远不止“四大发明” 一直以来,“四大发明”就是中华科技文明一种标志。但其实我国古代重要发明创造远不止于此。为了让国人更清晰地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贡献,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研究组经过三年系统梳理,总结出了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科技成就88项,并正式对外发布。【详细】

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落成 可能带来系外脉冲星惊喜7月3日上午,随着最后一块反射面单元被顺利安装在索网上,我国在建的“观天巨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主体工程正式完工。“我们希望通过FAST首次发现银河系以外的脉冲星。”国家天文台副台长、FAST工程常务副总经理郑晓年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