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冷导致恐龙灭绝? 日本最新研究提出质疑

2016年07月18日14:43  来源:四川日报
 
原标题:恐龙灭绝时 气候变化是这样的

  新华社东京7月17日电 按照科学界的普遍看法,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了恐龙的灭绝,但当时的具体情形依然是个谜。日本一项最新研究描述了恐龙灭绝时地球气候变化的详细情况。

  上世纪70年代末期,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发现了直径达180公里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地质学家随后在海地等地的海底沉积物中发现了可能是由撞击事件带来的特殊岩石及物质。科学界认为,一颗小行星可能在约6600万年前撞击了地球。

  日本东北大学发表新闻公报称,该校研究人员和日本气象厅合作,研究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及海地等地的海底沉积物。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沉积物和计算气候模型发现:约6600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尤卡坦半岛地下大量的有机物燃烧,释放出大量烟尘。数年内,大量烟尘遍布地球同温层,导致到达地表的太阳光大大减少。

  然而,此前的观点一般认为,恐龙灭绝是由于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的全球变冷。但这项研究发现,当时低纬度地区的气温依然适合恐龙生存,只不过降水量大为减少,陆地植物大量枯死,从而导致连锁性的食物灭绝,恐龙也最终灭绝。

  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英国《科学报告》杂志上。(记者华义)

(责编:周海波(实习生)、张希)

推荐阅读

中国古代科技贡献有哪些? 远不止“四大发明” 一直以来,“四大发明”就是中华科技文明一种标志。但其实我国古代重要发明创造远不止于此。为了让国人更清晰地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贡献,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研究组经过三年系统梳理,总结出了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科技成就88项,并正式对外发布。【详细】

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落成 可能带来系外脉冲星惊喜7月3日上午,随着最后一块反射面单元被顺利安装在索网上,我国在建的“观天巨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主体工程正式完工。“我们希望通过FAST首次发现银河系以外的脉冲星。”国家天文台副台长、FAST工程常务副总经理郑晓年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