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具身智能,跑得快還要跑得穩(觀象台)

洪群聯
2025年10月15日08:0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以創新為驅動、以應用為牽引、以安全為底線,構建軟硬融合、協同創新的健康生態,讓具身智能既跑得快又跑得穩

  

  具身智能,我國重點培育發展的未來產業之一。它是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學科交叉的前沿領域,是指智能體通過物理實體與環境的動態交互實現自主學習和進化,被認作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技術引擎。

  當前,具身智能正加速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發展態勢迅猛。從市場前景看,全球具身智能市場呈爆發式增長態勢,中國機器人市場也在快速擴張。從技術創新看,多模態融合技術通過整合視覺、聽覺、觸覺等多源信息,讓智能體對環境有更全面感知與理解,讓人工智能機器人從執行程序升級為自主決策。從產業布局看,一些互聯網頭部企業先后進軍具身智能賽道,推動其商業化落地,北京、上海等城市發布相關計劃,提出培育千億級產業集群等目標。政策支持、技術突破與場景應用疊加,催生了投資熱潮。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前7個月,我國具身智能領域已發生投融資事件108起,公開融資規模超過271億元,數量與金額均超過2024年全年。

  作為前沿技術和未來產業,具身智能在我國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同時要看到,具身智能發展也面臨技術、生態、場景、倫理等方面制約。技術層面,頂尖人工智能理論、核心算法等基礎研究存在短板,核心芯片、精密執行器與傳感器等高端硬件依賴進口,機器人操作系統、仿真模擬平台等基礎軟件自主可控能力不足。生態層面,尚缺乏通用平台和標准化認証,導致資源重復投入,數據孤島限制具身智能深度學習和技術迭代,應用場景開放度較低,商業化路徑尚在探索。倫理層面,技術安全、隱私保護等規范缺失,社會公眾對具身智能的信任度等有待進一步提升。

  當此之時,我們既要抓住機遇、用好優勢、鼓勵具身智能發展,也要保持清醒、正視短板,以創新為驅動、以應用為牽引、以安全為底線,構建軟硬融合、協同創新的健康生態,讓具身智能既跑得快又跑得穩。

  堅持開放創新,突破核心技術。要加強具身智能發展頂層設計,引導投資主體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避免“一哄而上”。要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鼓勵產學研深度融合,集中力量攻克高端仿生執行器、具身智能芯片、機器人操作系統、具身大模型等“卡脖子”技術,切實提升技術水平。

  堅持示范帶動,完善產業生態。我國高度重視人工智能技術和產業發展,擁有強大的制造業生產能力、供應鏈配套能力、巨大的市場容量、豐富的應用場景。我們要發揮供需兩端的規模優勢,在養老陪護、智能家居、醫療康復、智能制造等領域開展應用示范項目,以場景反饋驅動技術優化和成本下降。同時,研究制定具身智能產業通用標准和規范,推動產品兼容性和互操作性的增強。此外,還要建立數據共享機制,建設高質量數據集,為具身智能發展提供更強大的數據支撐。

  堅持安全發展,健全治理體系。針對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安全和倫理問題,加快建立健全法律法規,明確責權關系和行為規范。探索“沙盒監管”機制,構建政府監管、行業自律、企業負責、社會監督的多元共治格局,加快制定具身智能在安全、倫理、數據等方面的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同時,積極參與全球關於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治理的對話,推動形成國際共識和標准,在安全治理上實現互認互信。

  (作者為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本報記者劉志強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5年10月15日 18 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返回人民網科普頻道

(責編:喬璐、孫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