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專家:40歲及以上階段是扭轉心血管疾病趨勢關鍵時期

2025年09月25日08:06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字號

中新網上海9月24日電 (記者 陳靜)當前,心血管疾病是導致中國民眾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趨勢正在不斷變化,它已不再是傳統觀念中僅屬於老年人的疾病,而是逐漸覆蓋更廣泛年齡段,呈現日益年輕化的特點。”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主任委員馬長生教授24日在線接受採訪時表示。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袁祖貽教授亦表示,40歲及以上階段是扭轉心血管疾病趨勢的關鍵時期。

如今,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響,心血管疾病呈現出年輕化趨勢,40歲及以上人群正成為隱性的高危群體。袁祖貽教授表示,吸煙情況、飲酒情況、睡眠打鼾情況等是高危人群檢出的主要影響因素,但這些因素往往得不到公眾足夠重視。他表示:“我們醫務工作者不僅要重點識別高危人群,提供高質量的診療服務,更致力於打造覆蓋疾病全周期的慢病管理體系。與此同時,我們會通過向公眾傳播權威健康知識,提高全民健康素養。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切實遏制心血管疾病持續上升的勢頭,提升患者的健康生活品質。”

馬長生教授說,接下來,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將持續協同各級社會資源,共同推動心血管病防治體系升級,覆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我們致力於構建更加高效、可及的高質量慢病管理模式。”他說。

據悉,2025年“心路公益活動——一起走出心健康”將目光投向常常忽視健康問題的40歲及以上群體,倡導高質量慢病管理,通過提升患者及大眾的健康素養,幫助更多慢病患者享有更健康、更高品質的生活。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到2030年,要實現全國心腦血管疾病防控體系的全面覆蓋,推動疾病死亡率下降﹔而推動這一目標實現的核心力量,依賴公眾健康素養提升,也離不開多方協作機制的完善。對此,馬長生教授表示,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作為本次活動的指導單位,十分認同活動以患者為核心的理念,深信此次活動所倡導的健康理念具有深遠社會意義。

據悉,“心路公益活動——一起走出心健康”還將結合線上公益健步走、健康知識傳播、患者故事征集等形式,持續延伸其公益觸角,覆蓋更廣泛人群,在全國范圍內推動形成“人人參與健康、人人傳遞健康”的社會氛圍,幫助更多慢病患者獲得健康的品質生活。(完)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返回人民網科普頻道

(責編:邢鄭、孫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