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機器人“店員”、AI陪練、電腦刺繡機……

眾多炫酷科技等你來服貿會“打卡”

本報記者 薛 岩
2025年09月12日08:09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機器人在智能倉儲超市裡理貨、售貨﹔AI智能陪練實時捕捉用戶動作,精准指導“八段錦”健身招式﹔電腦刺繡機化身“魔法畫筆”,隻需片刻,便將個性化圖案繡於布包之上……9月11日,科技日報記者在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專題展看到,一批科技創新成果吸引觀眾沉浸式參與。它們不僅能提供更智能更便捷的服務體驗,也深刻地改變著傳統服務模式,讓高科技真正溫暖日常、惠及生活。

在石景山展台,一家無人值守的智能超市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關注。顧客通過掃描平板上的二維碼選購商品並完成支付后,一台配備超長機械臂的機器人隨即啟動。它自主移動至相應貨架,精准識別目標商品,然后平穩地將物品遞至顧客手中。整個過程流暢高效,用時不到30秒。

“我們構建的是一套7×24小時不間斷運營的智能倉儲超市系統。”北京小鹿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肖隆介紹,該系統中,機器人具備自動充電、智能補貨和高效揀選等功能。依托高精度視覺識別技術,單台機器人每小時可完成揀選操作超過30次,顯著提升了倉儲作業效率。目前該智能超市已在北京、深圳和常州投入使用,並拓展至海外市場,成功落地日本。

刺繡機到底有多智能?展廳現場,一台電腦刺繡機正有條不紊地在布包上繪制圖案。

“該設備的核心優勢在於支持個性化定制,可自動生成圖案,真正實現‘所見即所得’。”北京大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師秦思柳說,通過將智能制版、機器視覺、圖像識別、物聯網等先進技術與傳統刺繡工藝深度融合,該技術為服裝個性化定制開辟了新空間。目前,這款產品已出口至美國、歐洲、非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新技術在服務日常生活的同時,也在不斷拓展健康生活的數字化邊界。

在中國移動展台,AI智能陪練產品“天天八段錦”成為了觀眾的熱門“打卡點”。用戶隻需站在電視屏幕前,跟隨AI教練演練八段錦動作,系統即可通過內置攝像頭實時捕捉動作,經雲端算法完成姿態評估與智能打分。

記者在屏幕上看到,用戶不僅可以更換多種虛擬人物形象,還可選擇多樣化的訓練場景。中國移動咪咕公司工作人員說:“我們致力於讓‘智能’助力健身,讓運動變得更有趣、更具互動性,共同營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圍。”

智能技術在跨語言交流領域也大放異彩。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展台前,眾多觀眾正駐足體驗一副黑色AR(增強現實)翻譯眼鏡。該眼鏡鏡片厚度僅0.4毫米,相當於銀行卡厚度的一半,卻能支持100多種語言實時互譯。

北京亮亮視野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經理張洪達介紹,這款眼鏡整機重量為49克,續航時間可達8小時。借助360度聲源定位與神經網絡降噪技術,它能夠在嘈雜環境中精准識別不同說話者,確保翻譯更加准確。

如今,這款設備的應用領域還在不斷拓展。除了適用於跨語言溝通場景,它還可作為科技輔具服務聽障人士。“通過實時顯示對話字幕,它能幫助聽障者實現更順暢、更自主地交流。”張洪達說。

展區裡,AI機器人熟練地制作煎餅果子,六自由度超輕量仿人機械臂輕鬆舉起5千克啞鈴……這些生動場景共同勾勒出智能科技與服務行業深度融合的未來圖景,創新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著我們的日常生活。

(科技日報北京9月11日電)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返回人民網科普頻道

(責編:劉敬、孫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