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裝置探測到罕見中微子散射效應
2025年07月31日09:13 |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北京7月30日電(記者張佳欣)據最新一期《自然》雜志報道,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核物理研究所(MPIK)的研究團隊,僅用一個質量不到3公斤的小型探測器,成功探測到中微子散射效應,在中微子探測領域邁出了關鍵一步。
中微子是極其難以捉摸的基本粒子。由於中微子與物質的相互作用極微弱,相關實驗往往需要動輒上千噸的大型設備。
此次研究基於MPIK正在推進的“CONUS+”實驗。早期的CONUS實驗曾設在德國布羅克多夫核電站,2023年夏,該裝置被整體遷移至瑞士萊布施塔特核電站。在此基礎上,科學家重新組建了一個僅重3公斤的緊湊型探測系統。
這一小型裝置的突破在於,它使科學家成功探測到所謂的“全相干彈性中微子—核散射”(CEvNS)效應。在這一過程中,中微子不是與原子核中的單個粒子發生散射,而是與整個原子核產生相干散射,從而顯著提高了產生微小但可探測核反沖的幾率。
CEvNS早在1974年就被理論預測,但直到2017年才在加速器環境中由美國COHERENT實驗首次探測到。而此次CONUS+的成果,則是在低能量、核反應堆條件下首次實現該效應的實測,且在“全相干”狀態下進行。
研究人員稱,這表明CONUS+實驗已具備探測反中微子與原子核散射的靈敏度。未來,這項技術可用於開發小型化、便攜式中微子探測器,監測反應堆的熱輸出或同位素濃度等場景。
值得一提的是,與其他實驗相比,CONUS+測得的數據對核物理參數的依賴更小,因此能更靈敏地探索標准模型之外的“新物理”。因此,CEvNS效應的觀測可為當前宇宙結構理論,即標准模型提供獨特見解。
(責編:劉敬、孫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