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化石中提取出1800萬年前古蛋白

2025年07月11日08:08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科技日報北京7月10日電 (記者張夢然)《自然》雜志9日發表的兩篇論文顯示,科學家從犀牛屬和其它動物的化石近親中提取出了已有至少1800萬年歷史的古蛋白。這兩項研究表明,蛋白質的保存時間比人們之前認為的要久得多,有望為許多物種的演化歷史提供新線索。

在過去幾十年裡,科學家越來越擅於從化石中提取古老分子(如DNA和蛋白質)。但由於這些分子會隨時間和環境溫度而降解,提取依然存在極大難度。之前提取的最古老的蛋白質來自約370萬年前的上新統地層。這兩項新研究通過給牙釉質採樣,擴大了這一界限,而已知牙釉質能很好地保存古老分子。

美國哈佛大學、史密森學會研究團隊從肯尼亞圖爾卡納盆地發掘的大量化石中提取了蛋白質。他們對距今1800萬年的真犀(犀牛屬近親)和長鼻目(象的近親)進行了採樣。位於東非大裂谷的圖爾卡納盆地是地球上最溫暖的地方之一,古老分子曾被認為無法在這裡保存下來。同時,該遺址具有重要的演化意義,因為包括古人類在內的許多哺乳動物種群在這裡分化。

在另一項研究中,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團隊從來自加拿大高北極的一個真犀化石中提取了釉質蛋白的部分序列,年代可追溯至約2100萬—2400萬年前。這些序列或能提供犀牛屬家譜的新信息,但仍需開展進一步分析。研究指出,寒冷的條件,如加拿大高北極的氣候,有利於生物分子保存,從而推動對動物演化的回溯。

這兩項研究共同表明,蛋白質的保存時間比之前認為的更久,能保存關於古代動物的分子信息。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返回人民網科普頻道

(責編:邢鄭、張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