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項創新成果亮相北京科博會

日前,為期4天的第二十七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在國家會議中心落下帷幕。
本屆科博會展覽面積達5萬平方米,吸引了800余家國內外企業和機構,集中展出前沿科技、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等領域1200余項最新技術和科技成果。AI垃圾焚燒技術系統、多功能AI+爬壁機器人等超600項科技新品首發首展,現場簽約項目43個,總金額超58億元。
漫步展館可以看到,AI技術加速落地新場景,醫藥健康新產品加速涌現,科技服務生態日漸完善,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與溫度融入生活、改變生活。
將薄薄的傳感器貼在喉部,小巧的主機夾在衣領,僅需兩秒,用戶說出的一段人耳根本無法辨別的模糊語句,就能輕鬆地被識別和還原,並播放出自然流暢的語音。在北京芯智睿聲科技有限公司展台,融合人工智能和先進傳感器的可穿戴智能人工喉產品備受關注。
“這款人工喉主要面向的是語言障礙的群體,包括喉切、中風、漸凍症、帕金森患者等。”該公司CEO王宇峰介紹,跟市面上常見的氣動式人工喉和電子喉相比,這款設備不需要植入,可以直接穿戴使用,減輕患者痛苦,而且在聲音輸出效果上,一改常見的機械音問題,能夠還原用戶患病前的音色。
在長木谷醫療展台,全球首創的人工智能+全骨科手術機器人ROPA正在給一個人類模型做“膝關節置換手術”,向觀眾直觀展示工作場景。全骨科手術機器人ROPA由三個部分組成,包括大腦部分、眼睛、手臂,模擬經驗豐富的骨科醫生在手術中的精准操作,保証手術得到精准安全的實施,不僅術前規劃從數周縮短至分鐘級,在操作上更實現了假體植入位置和角度亞毫米級精准控制,從根源降低假體整合障礙及遠期磨損風險。
行走在科博會現場,許多科技企業負責人表示,期待通過科博會這一窗口,推動更多技術落地與跨境合作,共同應對全球產業挑戰。據悉,本次共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20多家境外企業參展參會,來自新加坡、捷克、韓國等國的多家企業帶來了人工智能大模型、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等領域的多項科技產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