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力量”院士專家首場報告會在太原舉辦

中新網山西新聞4月29日電 4月28日,以“人工智能的發展及應用”為主題的首場報告會在太原舉行,內容聚焦人工智能這一極具前瞻性、戰略性的前沿科技領域,圍繞其創新歷史、發展動態與多元應用,特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陳小平教授、北京大學周程教授、無問芯穹副總裁李秀紅等國內著名專家和企業家展開深度解讀和分享。
報告會上,陳小平教授以《人工智能的原理性突破:從科技到社會》為題,詳細闡述了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的原理性突破與局限,深入探討了人工智能驅動產業創新的總體狀況,展望了其對人類社會未來生產生活方式的科學重塑。
陳小平通過豐富詳實的案例和深入淺出的講解,為聽眾勾勒出人工智能的發展歷史脈絡與未來走向,並針對人工智能推動高質量發展帶來的若干挑戰,提出在政府支持下共建新質共生工廠等建議。
周程教授聚焦《人工智能時代的腦機接口技術創新》,詳細闡述了人工智能的發展對腦機接口技術的創新推動。他全面介紹了腦機接口的涵義和目前發展現狀,分享了腦機接口技術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創新應用場景,並展望了人工智能時代該技術在醫療、軍事、教育、娛樂等多個領域的廣闊應用前景。
周程著重強調,腦機接口是極具發展潛力的新興領域,需跨學科協同、穩步推進。
李秀紅副總裁以《人工智能DeepSeek大模型的技術發展與應用》為題,深度剖析了大模型的技術架構和工作方法,解釋了DeepSeek大模型火爆出圈、引起全球關注的“更高智能+更低成本+更開放”的創新特點,提出人工智能大模型系統持續進階的關鍵在於軟硬件協同發展。
他強調,下一步需要構建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推理基礎設施,讓人工智能這一前沿技術賦能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化升級。
山西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譚麗紅在總結發言中指出,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正在深刻改變著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山西省要高質量發展,就要以人工智能引領科研范式變革,加速各領域科技創新突破。
譚麗紅表示,“科技的力量”報告會后續將緊扣山西省產業轉型和高質量發展需求,圍繞最新科技前沿發展態勢、科技創新文化等主題,邀請國內相關行業著名專家作系列報告,共聚科技智慧,助力山西轉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