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超級大腦”助無人駕駛落地

楊雪
2025年03月07日07:46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沒有人工智能(AI),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智駕汽車。

“我們可以把AI想象成一個超級聰明的‘大腦’,它能學習、記憶、推理、決策。與人的學習和思考過程一樣,它首先需要海量數據,掌握記憶方法,被不斷地調教指正,從而做出更符合預期的決策。”魔門塔(蘇州)科技有限公司(Momenta)首席執行官曹旭東說,公司從創立之初就確立了數據驅動的策略,提出“一個飛輪+兩條腿”的智駕發展之路。

在曹旭東看來,自動駕駛的終局,一定是可規模化的無人駕駛。這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就是安全問題——至少要達到10倍於人類駕駛員的安全性。這意味著至少需要千億公裡的路測數據。對創業公司來說,不可能自建車隊把數據“跑”出來,所以就要靠“飛輪”,即通過數據驅動訓練算法模型,自動化地發現和解決海量長尾問題。

“‘兩條腿’分別是L2的量產自動駕駛技術——Mpilot和L4的完全無人駕駛技術——MSD。我們用L4的技術賦能量產車輛,然后用量產車輛獲得的海量數據,去解決L4完全無人駕駛的長尾問題。”曹旭東介紹,這“兩條腿”可以實現很好的協同:量產自動駕駛為完全無人駕駛帶來數據流﹔完全無人駕駛在研發過程中取得的技術突破和更新,可以及時反饋並應用到量產自動駕駛產品中,不斷給用戶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曹旭東希望用L4的技術做L2的量產產品,最終實現L4的量產,最高效實現可規模化的無人駕駛落地。

目前,Momenta的“飛輪”技術——智駕大模型已經發展到第五代。第一代模型的自動化率約為50%,而第五代超過了99%。這意味著,如果在駕駛中新增100個問題,99個都可通過數據驅動,不需要人工參與。Momenta從2019年開始用深度學習來解決自動駕駛問題﹔2023年實現了兩段式端到端——感知端到端+規控端到端﹔2024年實現了一段式端到端,發布首個量產智駕大模型,將感知與規劃整合進一個大模型中,形成端到端、深度學習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曹旭東說,智能汽車在行駛過程中不斷積累數據,AI利用這些數據不斷學習和進化,提升駕駛能力。而更強大的AI又能讓智駕汽車變得更智能、安全、可靠。這是一個正向循環,推動智駕技術不斷發展。智駕是AI的最佳應用場景之一。盡管開車對人類不算難事,但它要消耗很多時間和精力,人類完全可以把自己解放出來。曹旭東認為,隨著大模型與車路協同技術不斷發展,未來的智能汽車將不再是孤立個體。AI有可能連接道路設施、其他車輛,甚至氣象數據,形成全局智能交通網絡,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動駕駛革命”。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返回人民網科普頻道

(責編:李慧博、孫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