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浙江用改革新舉措破解成果轉化卡點堵點

科技成果從“書架”走上“貨架”

本報記者 李中文 趙永新 竇 皓
2025年02月10日07:4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高明裕團隊以“先用后轉”方式向超威集團轉化技術成果。圖為該團隊的成員在生產車間察看技術應用情況。   浙江省科技廳成果轉化處供圖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高明裕團隊以“先用后轉”方式向超威集團轉化技術成果。圖為該團隊的成員在生產車間察看技術應用情況。 浙江省科技廳成果轉化處供圖

作為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途徑,科技成果轉化至今還面臨中小微企業“不願轉”、科研人員“不敢轉”等情形,如何打通這些卡點堵點,助推實驗室成果加快從“書架”走上“貨架”?

“我們的體會,是用改革新舉措破解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的‘老大難’。”記者日前在浙江採訪時,省科技廳黨組書記佟桂莉如此作答。

試水“先用后轉”

推動中小微企業“主動轉”

數智大棚、數智菌棒……走進位於衢州龍游縣的浙江香滿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花菇產業基地,智能化新設備引人注目,菌棒上的花菇長勢喜人﹔企業展廳內,花菇鮮品、干品、即食花菇粉琳琅滿目。

“借助數智化新設備,我們的花菇產品從衢州走向全國,並成功出海。”公司董事長朱佑存說。殊不知,在與高校合作、開發栽培加工花菇新設備之初,他也曾心裡打鼓:使用高校的科技成果要先交轉讓費,萬一轉化不成功,投入的真金白銀不就打水漂了?

2021年10月,浙江在全國率先探索“先用后轉”機制,推動高校院所向省內26個山區縣的中小微企業實施科技成果高效轉化——科技成果擁有方和合作企業前期商定轉化條件、方式、費用,企業先免費試用,滿意之后再按照約定支付轉化費用。

“先免費試用、后付費轉化,這還有啥好擔心的!”新機制讓朱佑存吃了定心丸,公司很快與電子科技大學長三角研究院(衢州)合作,開發試用智能管理系統。兩年下來,成效顯著:花菇畝產量和優質花菇佔比都增加了15%。

浙江省科技廳成果轉化處處長金聰介紹,為解決“先用后轉”遇到的新問題,省科技廳與有關部門合作推出“五大配套機制”——

法規政策護航,把“先用后轉”先后寫入《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條例》《浙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地方標准規范,發布《科技成果公開交易規范》,明確“先用后轉”交易規范流程﹔

保險產品兜底,會同保險機構首創“先用后轉”保險,鼓勵供需雙方認真履約……

湖州長興縣超威集團牽頭高校院所,成立“水系鋅離子電池”成果池,供來長興投資的上下游企業免費使用﹔麗水龍泉市聚焦汽車空調主導產業,推動相關企業以“先用后轉”方式與高校達成產學研合作,聯合攻關12個技術難題……截至2024年12月,浙江省有6300多項科技成果向企業“先用后轉”,已累計免費試用2400多次,有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學研合作。

構筑“安心屋”

解除科研人員的后顧之憂

科技成果承接方的問題解決了,提供方的隱憂也有待解決:高校院所科研人員的成果屬於職務發明,其性質為“國有資產”,要想轉化,首先要明確其權屬。為此,浙江省積極落實2020年5月科技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的《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實施方案》,在全省予以推行。

浙江理工大學李恭楚團隊很快享受到改革紅利。該團隊開發的“溶瘤痘苗病毒改造技術”以專有技術作價1750萬元,與廣州功臣投資企業合作成立杭州功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如今,基於該技術研發的抗腫瘤候選藥物獲得2項臨床試驗許可。

職務科技成果賦權之后,新問題隨之而來。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教師劉杰道出了大家的隱憂:“成果定價沒有標准答案,可能會被認定為‘國有資產流失’,科研人員及管理者將面臨審計風險。”

為此,浙江省在全國首創“安心屋”管理模式。點開“安心屋”應用平台操作界面,成果轉化在線申請、轉化合同在線審批、合同登記和免稅登記在線受理、收益分配在線登記、科技成果在線賦權等五大功能映入眼帘。科研人員點點鼠標,就能在線上輕鬆辦理,並能實時查看審批和交易進程。

“依托‘安心屋’開展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線上審批,以電子存証方式全程留痕,相關部門通過‘成果單列管理’應用實時監管。”金聰說,經過“安心屋”轉化的科技成果后續不再納入國有資產審計、清算核資范圍。“‘安心屋’把‘職務科技成果單列’和‘盡職免責’這兩項新規落到實處,解除了科研人員和管理者的后顧之憂。”

通過“安心屋”,劉杰先后取得“散熱集成半導體晶體管及其制備方法”等3項發明專利的長期使用權。如今,合作企業依據這些成果開發的5款金剛石裝備系統已落地應用,年產值近2000萬元。

截至目前,“安心屋”已面向浙江省內的高校院所、科研機構、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國資企業等單位推廣開放,300余家機構近6萬項職務科技成果實行單列管理,成果轉化審批周期從此前的平均58天壓縮至28天。

建設概念驗証中心

把適合轉化的“種子”篩選出來

快速發現危化氣體泄漏,對於保障化工生產安全意義重大。中國科學院大學杭州高等研究院副研究員劉世界團隊研發的紅外光譜氣體傳感器技術,可以在遠距離條件下同時監測多種危化氣體。該技術應用前景不錯,但能否轉化落地還面臨多道坎:生產工藝能否過關?國內競品情況如何?市場規模有多大?這些問題不先解決,就難有“買家”。

杭州市推動概念驗証中心建設,解決了劉世界的燃眉之急。

2022年11月,杭州發布《杭州市概念驗証中心建設工作指引(試行)》,圍繞該市主導產業布局30家概念驗証中心。“概念驗証就像一個‘篩子’,在眾多富有創意的前沿技術中選出能轉化的‘種子’,打通成果轉化的‘最初一公裡’。”杭州市科技局成果處處長陳希楊介紹。

入選國科大新型光電智能感知概念驗証中心項目庫后,劉世界的成果快速通過技術和商業可行性驗証,由樣品轉化為產品“多參量氣雲監測儀”,成為大型化工企業園區安全檢測的利器。

一款創新藥物從實驗室研發到完成臨床試驗,少說也得五六年。在西湖大學創新藥物概念驗証中心平台支持下,該校於洪濤團隊研發的抗新冠病毒小分子口服候選藥物,從源頭發現到三期臨床試驗僅用了3年。

“依托創新藥物概念驗証中心,我們每年篩選出3—5項具有臨床應用前景的基礎研究成果,組織轉化團隊專項實施,快速銜接各類資源,成果轉化時間大大縮短。”西湖大學校長助理王廷亮說,目前該概念驗証中心已入庫26項技術驗証項目,其中12項取得實質性進展,融資額超過3億元﹔累計培育孵化10多家生物醫藥企業,總估值超80億元。

“改革無止境,轉化正當時。”佟桂莉告訴記者,浙江省科技廳將強化市場導向、深化集成改革、做強科技金融,實現科技成果高質量轉化,為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注入新動力。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10日 19 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返回人民網科普頻道

(責編:邢鄭、孫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