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潑水成冰”變成“潑水成傷”
游客在黑龍江省遜克縣克林鎮平台村體驗“潑水成冰”。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攝
這個冬天,許多到東北旅游的游客都想體驗一把“潑水成冰”的樂趣:手拿一壺熱水,在天空中劃出一道弧線,在冷空氣的作用下,水會迅速變成冰晶或冰霧。
資料顯示,“潑水成冰”現象主要基於水的物態變化原理。當熱水被潑到空氣中,會迅速蒸發。在這個過程中,水會從液態變為氣態,吸收大量的熱。
“然而,‘潑水成冰’在實際操作時稍有不慎,就會導致頭部、面部、手、腳等燙傷。”中華醫學會燒傷外科學分會常務委員、黑龍江省醫院燒傷科和創面修復外科主任劉銳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潑水成冰’的熱水如果洒到人體上,可導致深二度燙傷,嚴重時可造成深三度燙傷。”
記者了解到,最近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各大醫院燒傷科收治了不少因“潑水成冰”導致“潑水成傷”的游客。
那麼,怎樣才能讓“潑水成冰”更安全?劉銳提出了如下建議。
首先,要選擇合適的氣溫。一般來說,氣溫需要低於零下30攝氏度,最好能達到零下40攝氏度。在極端低溫條件下,水蒸氣能夠迅速凝華成冰晶,形成壯觀的冰花。即便氣溫不夠低,若有大風相助,也能夠迅速帶走水中的熱量,實現“潑水成冰”。
其次,要避免使用帶蓋的容器,盡可能減少潑水量,容器內最多裝2/3的水。
再次,潑水時,要將手臂伸直,然后用力往上甩。同時,要做好必要的防護措施,戴好帽子、圍巾等,最好穿著防水衣物,包括防水手套、防水外套。
最后,要選擇合適的環境和時間。最好選在清晨氣溫低、光線好的時候操作,且要確保周圍沒有其他人或障礙物。
如果不慎被熱水燙傷,我們應該怎麼正確處理?
劉銳說,一旦被燙傷,人們應立即用冷水沖洗燙傷部位15分鐘至30分鐘,降低皮膚溫度,緩解疼痛。如果傷口與衣物粘連,應用剪刀剪開衣物。如果出現水泡,切忌弄破或涂抹牙膏、醬油等,需及時就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