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可貼和創口貼竟然不一樣
手不小心被劃了個小口子,流血不多貼個創口貼吧……這個時候最好用創可貼。什麼?創口貼和創可貼這倆完全是兩種東西?除此以外,日常有些人認為的水果不能加熱吃、多種藥必須拉開間隔服用等等,竟然都是健康偽知識!
快來看看最新一期揭曉的“科學”流言榜,了解下真相吧。
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委網信辦、首都互聯網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辟謠平台共同發布。
流言
站著辦公更健康
真相:都說久坐傷身,那麼上班族隻要改成站立辦公,是不是就能抵消久坐傷害了?其實,並沒有。
長時間坐姿辦公對健康的潛在風險已被醫學研究所証實。長時間保持坐姿會導致新陳代謝速率下降,從而增加肥胖、Ⅱ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盡管站立辦公能夠改善一些諸如血壓、胰島素敏感性和甘油三酯水平的指標,但這些改善未必能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且站立式辦公桌和類似的工作姿勢,也無法避免久坐帶來的健康問題。
為了實現最佳的辦公健康效果,建議採用交替坐立的工作模式:例如使用可調節高度的辦公桌,使用者能夠在工作中靈活變換姿勢,有助於減輕久坐或久站帶來的負面影響。
根據專家建議,理想的辦公模式應包括定期的姿勢變化,每隔30至60分鐘切換一次坐立姿勢,再搭配簡單的辦公間隙活動,如伸展和短暫步行,可以進一步改善整體健康狀況並降低健康風險。
綜上所述,工作時合理結合站立與坐姿辦公、增加日常活動量,才是保持健康的有效策略。
流言
創可貼也叫創口貼
真相:創可貼和創口貼僅一字之差,外形看起來更沒有區別,因此,不少人都誤以為創可貼和創口貼是同一個東西,只是大家叫法不同罷了。但實際上,這兩類產品無論是從成分、功效還是屬性,確實有區別。
從成分功效來看,創可貼一般含有藥物,而創口貼則不含藥物。比如大家熟悉的雲南白藥創可貼和苯扎氯銨貼,這兩種裡面都含有藥物成分,從而起到止血、消炎等治療作用。創口貼因為不含藥物,更多則是通過物理的方式壓迫止血、遮住傷口。
從屬性來看,含有藥物的創可貼屬於藥品,在其外包裝上會標注“國藥准字”﹔而創口貼則屬於醫療器械,在外殼上也能找到帶“械”字的批號。
創可貼、創口貼適用於切口整齊、清潔、表淺、創口較小且無需縫合的外傷,需要根據不同情況使用。如果有小傷口,可以用創可貼,藥物會讓傷口愈合得更快﹔如果只是物理隔離保護皮膚,例如鞋子磨腳時,則可以使用創口貼。含藥物的創可貼在外包裝或說明書上會標注禁用人群,大家一定要注意。另外,有的人會對創可貼中的藥物成分過敏,如果在使用含藥物的創可貼時傷口出現不適,建議立即停用。
流言
“黑科技”內衣可自發熱
真相:一些線上平台,“自發熱內衣”銷售呈現火熱景象。商家們宣稱保暖內衣中運用了“遠紅外”“石墨烯”等“黑科技”,既美觀輕薄又保暖,完美解決了傳統保暖內衣的所有弊端,甚至在-40℃穿都不會冷。不過,想憑借一件保暖內衣闖“爾濱”,還是勸你慎重。
從能量守恆定律來看,熱量不可能憑空產生,所以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自發熱纖維。所有的“自發熱”,實際上都是借助外力發熱的。
目前市面上的“自發熱內衣”,大部分是利用纖維吸濕發熱的原理。紡織業內一般會採用多種纖維混紡來達到吸濕放熱和排濕干爽的平衡,比如將腈綸纖維和聚酯纖維混紡將這一類混紡纖維標榜為“自發熱”的紡織品,其實是商家的一種營銷套路。
遠紅外紡織品是一種高效的保溫材料,發熱原理是先吸熱,再放熱。它吸收的能量有兩種:一種是環境中的能量,比如陽光中的可見光、紅外線、遠紅外線等﹔另一種是人體自身發出的能量。遠紅外纖維吸收了這些能量之后,會將其轉換成遠紅外線再輻射回人體,從而實現給人體供熱。不過,遠紅外纖維造價較高,所以市場上真正的遠紅外紡織品並不多。
同樣,石墨烯是一種納米材料,具有高強度、高導電性和優異的熱傳導性能。石墨烯纖維可以制造具有抗菌、除臭、防紫外線等功能的服裝。但石墨烯紡織品造價高、制備工藝要求高,導致其難以量產,所以市場上百元上下的秋衣秋褲中添加的基本不是真正的石墨烯。
專家表示,輕薄與保暖本身就是矛盾的,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許多“黑科技”紡織品達不到商家宣稱的效果,廣告語有夸大宣傳之嫌。同時,保暖內衣的緊身度應該適度,既不勒身也不過於寬鬆。緊身設計有助於保持體溫,而過於寬鬆則可能導致冷氣滲透,影響保暖效果。
流言
水果不宜加熱吃
真相:堅持認為水果不宜加熱吃的人,大多是覺得水果加熱后其中的各種營養成分會被破壞。其實,大部分水果加熱后,營養流失不大,隻有少部分維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加熱后維生素C會遭到破壞,比如獼猴桃、橘子、柚子、橙子、草莓等。而我們常吃的水果,比如蘋果、梨、香蕉等,維生素C含量不算特別高,所以加熱后也沒有很大的損失。
舉個例子,把蘋果加熱一下再食用,更適合老年人和消化不良者。無論煮、蒸,還是烤,蘋果的營養素都沒有太大的損失。蘋果中的鉀和膳食纖維不會因為加熱而損失,它們是熱穩定成分﹔多酚類物質在短時間加熱的條件下,含量甚至還會略有上升﹔而蘋果皮中的果膠會逐漸溶出,更容易被人體吸收﹔蘋果中的糖分不會被加熱破壞,甚至有可能因為加熱而形成少量低聚糖。
水果加熱后,膳食纖維被軟化,可減少對腸胃的刺激性,更適合腸胃功能較弱的人群,以及經期女性、產婦、牙病患者等。冬季,如果擔心水果涼,可以把水果切片用熱水泡一下,或微波爐略微加熱后食用。
流言
食用油燃燒變黑有問題
真相:網絡上流傳一種說法,認為食用油過度加熱后,如果變成了類似瀝青的黑色物質,說明摻雜了不安全的物質,屬於“問題油”。
其實不然。所有食用油在過度但不完全燃燒后,都會發生一系列裂變聚合反應,形成一層黑色膠狀物,這是正常現象,是油脂的共性,並非食品安全問題。
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甘油三酯由甘油和脂肪酸兩部分組成。食用油在加熱到一定溫度時,甘油三酯就開始氧化裂解,產生一些小分子的揮發性物質,即人們俗稱的油煙。一般來說,植物油產生油煙的時間節點即煙點,與食用油的種類、精煉程度有關,精制油的煙點通常在200攝氏度左右。
繼續加熱到300多攝氏度,就達到了油的燃點,食用油就會燃燒,即發生劇烈的氧化反應。油脂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存在大量雙鍵(脂肪酸有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之分),在燃燒發生氧化裂解的同時,還會發生聚合反應,形成分子量較大的物質,即網友所說的最后呈現的瀝青狀黑色膠狀物。這種物質其實是植物油燃燒不充分的情況下形成的單體碳。
如果不斷提高溫度進一步加熱,這些黑色膠狀物還可以完全燃燒,全部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這與木頭不完全燃燒會形成炭、機動車有時會冒黑煙的道理是一樣的。
流言
多藥物同服須有間隔
真相:有人覺得,在同時吃好幾種藥時必須得間隔一段時間,否則一把藥同時吃下去,會在肚子裡“打架”,輕則影響療效,重則產生毒素。
其實,這是一個常見的誤區,同時服用多種藥物並不必須間隔時間吃。特別是許多老年人,因為需要服用多種藥物,可能會將藥物間隔半小時或一小時服用,這樣做可能會影響藥物的給藥時間,進而影響生活質量。
是否需要間隔服用藥物應根據藥物的特性和相互作用來決定。例如,某些藥物如左甲狀腺素和鈣片之間可能需要間隔兩小時以上服用,以避免吸收環節的相互影響。
然而,對於大多數藥物而言,如果沒有明確的相互作用數據,它們可以同時服用,並且通過定期監測藥物的有效性指標來確保安全。因此,是否需要間隔服用藥物,應咨詢醫生或藥師的專業建議,而不是自行決定。
流言
定期輸液能疏通血管
真相:每到冬季,不少老年人都會“未雨綢繆”,希望通過輸液給血管做清潔,希望能把血管裡的臟東西都沖走,從而預防心血管疾病。
不過,借助輸液能疏通血管、預防心血管疾病的說法並不完全正確。一些所謂的疏通血管藥物,如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改善微循環作用的藥物,在急性事件如腦梗塞中可能有助於改善症狀,但並不建議長期用於預防心血管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更多依賴於長期服用証據明確的抗血小板和調脂藥物。
此外,改善症狀的藥物通常按需使用,並非定期使用。對於老年患者,心腎功能可能已有所下降,頻繁輸液可能增加心衰、水腫等風險。因此,我們應遵循“能夠口服的一定不選擇輸液”的原則,避免長期定期使用輸液類藥。
流言
登革熱發燒用布洛芬
真相:網上流傳登革熱患者發燒后應趕緊退燒,家中常見的退燒藥比如布洛芬、阿司匹林都可以用。辟謠!登革熱患者退熱請避免使用布洛芬和阿司匹林!
《登革熱診療指南(2024年)》建議患登革熱發熱時以物理降溫為主,比如用溫水擦浴,並強調高熱不退的患者可使用對乙酰氨基酚等退熱藥物,慎用阿司匹林、布洛芬和其他非甾體抗炎藥物,避免加重胃炎或出血。
此外,有心臟基礎疾病或是腦血管疾病長期服用氯吡格雷、替格瑞洛、華法林、利伐沙班、達比加群酯及使用肝素等影響的患者,應及時咨詢醫生,在醫生指導下用藥,避免引起出血。有蠶豆病病史患者,就診時應及時告知醫生,以免不當使用解熱鎮痛類藥物誘發溶血。
流言
選保溫杯可“吹氣聽聲”
真相:向保溫杯內膽吹口氣,再將其放在耳邊,如有明顯的“嗡嗡”聲,則說明杯子保溫性好。這種方法在網絡上被形象地稱為“吹氣聽聲”法。然而,這種方法並不靠譜。
所謂的“吹氣聽聲”其實和“貝殼共振”原理相似。當人們將杯子等半開放物體對著耳朵時,杯外氣流會進入杯子內部,隨后反復折返於杯子內壁與耳道,形成“嗡嗡”聲。我們向任何材質的杯子吹口氣都會聽到“嗡嗡”聲,甚至不吹氣也能聽到聲音,因為“嗡嗡”聲實際上就是空氣流動產生的噪聲。
保溫杯的真空層工藝技術,是決定保溫效果的關鍵。與常規杯子不同,保溫杯中設有真空層,且杯口小,可阻隔熱傳導和熱對流﹔其內膽外壁上往往會鍍一層銀或銅,有助於減少熱輻射。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很難判斷工藝的好壞。
因此,建議消費者在選購保溫杯時,購買有合規標識和合格証的產品。此外,還可以通過對比不同產品的保溫試驗報告,選購保溫杯。
文/本報記者 李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