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世界機器人大會:機器人發展的現實與未來

胡寧
2024年08月27日07:47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8月21日,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開幕,本次大會共有27家人形機器人整機企業、30余家人形機器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亮相,創機器人大會十年之最。

同期舉辦的機器人博覽會人頭攢動。在這裡,人們不僅可以看到EX機器人展台中的“蘇軾”現場“battle詩詞”,還能看到企業的機器人進行場地障礙賽,更有機器人在現場寫字、對弈……引人注目的,當屬“天工1.2MAX”的首發亮相,它是4月發布的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通用母平台“天工”的升級版。

這些創新產品的研發團隊中,不乏年輕人。北京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車正平介紹,“天工1.2MAX”的研發團隊平均年齡為32歲,在他看來,年輕人帶來了新想法和新活力。

“天工1.2MAX”在大會開幕式上抱起大會徽章,自主走上舞台中央,並將會徽准確放入啟動台上。不同於傳統機器人往往應用於固定的工業場景、用預設的程序解決重復的工作,在這個流程中,“天工1.2MAX”不僅要抵抗現場嘈雜的聲音、各類電磁信號等干擾因素,還要自主導航、決策,以毫米級的精確水平控制動作,展現高超的具身智能技術。

什麼是“具身智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許志遠介紹,具身智能是把數字世界的軟件算法放到物理世界的實體裡,通過和環境互動來實現智能增長和行動自適應的智能系統。簡單來說,具備了具身智能的機器人就有了自主感知環境、學習環境和與環境互動的能力,有了從事各種工作的通用性。在展覽會上,特斯拉、優必選、科大訊飛等企業也在不同應用場景展示其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

許志遠認為,如果具身智能技術能夠大規模發展,人類將快速進入具身機器人的運用時代。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副局長蘇國斌表示,當前,具備具身智能的人形機器人已經成為科技競爭的新高地、未來產業的新賽道、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國際機器人聯合會主席瑪麗娜·比爾認為,人工智能、物聯網和5G技術的深度融合,將賦予機器人更高水平的智能化、靈活性與效率。

在未來,機器人產業發展仍有障礙需克服。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陳英在大會分論壇中說,如何實現更自然的人機交互,如何提高機器人的環境感知和適應能力,如何在保証安全的前提下擴大應用范圍,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共同探討和解決的問題。

在機器人治理與協同發展方面,ABB(中國)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顧純元、歐洲機器人協會副主席尤哈·羅寧等人認為,未來應當致力於打造機器人技術與安全的通用標准,以促進機器人產業在全球范圍內的共同發展,完善機器人治理體系。

如何培養青年人才?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孟慶虎、日本千葉工業大學教授王志東、美國得克薩斯州立大學教授陳和平等人在研討會上一致認為,機器人產業的人才培養應當堅持跨學科多元發展、重視實踐與教學相結合、提高高校與行業的競爭活力。

北京市近年來出台了一系列促進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設立100億元規模的機器人產業基金,對機器人中小微企業“首次貸款”業務給予1%的貼息或擔保費用。

截至8月22日,北京亦庄已經累計和8家企業簽約了22個重點項目。在大會主論壇上,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孔磊發布了《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全球一流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新城行動計劃(2024-2026年)》,北京亦庄將以具身智能為關鍵技術,聚焦智能機器人“大腦”“小腦”“肢體”等關鍵領域,預計到2026年底,推動10個以上互動服務典型應用場景全覆蓋,聚集百家以上創新型企業,匯聚千人以上高端人才,形成萬台級具身智能機器人量產規模能力。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返回人民網科普頻道

(責編:李慧博、孫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