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真的必須“2小時”之內飲用嗎?

奶茶是現代生活中備受喜愛的飲品,不僅口感豐富,還能讓人心情輕鬆愉悅。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奶茶也迎來了消費高峰。
經常買奶茶的人肯定看到過很多奶茶包裝上印有“請盡快飲用”“2小時之內飲用”“1小時內飲用完畢”等字樣,有些店員也會提醒“盡快飲用,否則影響口感”。
那奶茶真的必須“2小時”之內飲用嗎?先說答案:現制奶茶的話,大家最好還是盡快喝完,最好不超過2小時。
奶茶裡有什麼?
奶茶,顧名思義就是奶+茶為主做成的飲料。
奶茶通常由茶葉、牛奶做成的,現在為了調節口感,還會加入糖、奶油、奶酪、水果、奶精等調味,讓它的口感更多樣,也能滿足不同人的口感需求。
1、奶:常見的有牛奶,還有加入奶油、植脂的,還有加奶酪的。
2、茶:紅茶、綠茶、清茶等等,都可以,還可以加入各種茶粉。
3、糖:有加白糖的,也有加果葡糖漿的,最近還有用代糖的,如赤蘚糖醇、阿斯巴甜等。
4、鹽:內蒙古有些傳統奶茶味道是咸的,在制作過程中會加鹽。
5、水果:很多奶茶還會加入各種新鮮水果,比如草莓、葡萄、芒果等,也會讓奶茶更香甜。
奶茶到底應該多久喝完?
一杯奶茶到底多長時間內喝完呢?1小時,還是2小時?從安全和口感來說,兩個小時是個不錯的選擇。
1、安全
奶茶的口感很好,它含有蛋白質、脂肪、糖等營養物質,這些營養成分同樣受環境中很多微生物的喜愛。一杯現制奶茶放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外界,就會引發各種微生物虎視眈眈。如果奶茶保存時間過長,各種細菌微生物都可能大量生長繁殖,從而導致食品安全隱患。
食物放在外面就會有細菌生長,而生長速度跟溫度有很大關系。在食品安全裡,我們通常認為5℃~60℃是危險溫度區,這個溫度范圍內,細菌會快速繁殖,加速食物腐敗。大家可以看到,基本就是我們日常環境的溫度。
食品在5°C至60°C之間安全保存的時間要遵循4小時/2小時規定,也就是,在危險溫度區停留不超過2小時(包括准備、儲存和陳列)的食品可以放回冰箱冷藏(保存在5°C以下)或重新加熱(加熱至60°C以上),並在稍后再次取出。但是,食品在危險溫度區間停留的總時間不得超過4小時。
意思是,如果沒有任何處理(沒有密封或者冷藏),最好在2個小時內吃完﹔如果超過2個小時,最好重新冷藏或者重新加熱后再吃﹔如果超過4個小時,那就盡量不要吃了。
因此,從食品安全角度,奶茶最好在2個小時內喝完是有道理的,喝不完的就最好放冰箱。如果在外面放的時間超過4個小時,最好就不喝了。
2、口感
除了從食品安全角度考慮,口感也很重要。當你購買一杯新鮮泡制的奶茶時,它的口感最佳,茶香、奶香、果香等各種味道都能充分展現,而且是最好的狀態。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奶茶中的成分會發生變化,風味也會慢慢損失。
首先,茶葉中的茶多酚會逐漸氧化分解,導致茶香減弱,同時牛奶、水果的風味也會慢慢變淡。這些變化會使奶茶的口感變得平淡,失去原有風味和口感。
其次,隨著時間的推移,放在外面的奶茶溫度也會發生變化,尤其是在現在炎熱的夏天,外面的溫度都在三四十度附近。冰鎮奶茶溫度會慢慢變高,而熱奶茶溫度會慢慢降低。
人們對冰鎮奶茶和熱奶茶的溫度喜好還是不一樣的。加冰對大家的影響還是很大的,點加冰奶茶的,當然喜歡冰鎮的口感,但是時間久了,加的冰塊會慢慢融化,溫度變高了,味道自然會變化。人們對熱奶茶的口感喜好一般更喜歡它在 50 度左右,時間久了,溫度低了,也會覺得口感不好。
所以,為了好喝,也應該盡快喝完。不過口感方面的影響到底如何,並沒有一個非常確切的時間說明。
如何放心喝奶茶?
現制奶茶的話,大家最好還是盡快喝完,最好不超過2小時,這是為了保証口感的新鮮和食品安全。如果你想要盡情享受奶茶的美味,記得在購買后盡快飲用,避免過長時間的保存。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請於2小時內飲用”是從奶茶制作完成時開始計算的,如果通過外賣訂購,還需減去配送時間。
如果奶茶一直是密封放在冰箱4℃左右冷藏,超過2小時也可以放心飲用。如果奶茶已經打開或者經過吸管吸吮,就最好在2小時內喝完﹔喝不完,就要放冰箱,最好還是盡快喝完。如果是在外面室溫下放了2小時后再放進冰箱,那再喝的時候還是要注意看它有沒有異味、變壞。
當然,這是食品安全的理想推薦,並不意味超過4個小時喝了就一定會食物中毒、拉肚子,只是說風險更大一些。具體在實際生活裡,還要考慮成本,畢竟真丟掉,很多人也舍不得,還會造成食物浪費。
作者: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峰
審核: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博士、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張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