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口刺痛就是猝死前兆?未必!

相信大部分人都經歷過胸口刺痛的情況,往往隻發作幾秒鐘,很快就恢復了。或許是心臟病猝死的案例越來越多地見諸媒體,所以人們每每遇到胸口突然出現刺痛時,總容易感到害怕,擔心是心臟病要發作。
別急,胸口刺痛不能和心臟病猝死畫等號。一般來說,胸口不會無緣無故地刺痛,究其原因既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其中病理性的因素種類很多,不可一概而論。
胸口刺痛多是這六個原因
1、熬夜疲勞
長期熬夜、過度勞累、焦慮緊張、受涼等,都是引起胸口刺痛的生理性因素。發生這些情況時,偶爾會直接或間接地損傷胸部組織,導致胸口肌肉收縮,表現出“刺痛”。不過,這種刺痛大都是一過性的,所以無需擔心。
2、肋間神經痛
肋神經發生炎症累及胸部組織,導致胸部持續刺痛,深吸氣、咳嗽、打噴嚏可加重,相應肋骨邊緣可有明顯壓痛。
3、神經官能症
神經官能症會導致胸口偶爾刺痛一下。此外,神經官能症還會伴隨有心煩、易怒、心悸、頭暈、失眠、多汗等症狀。常與焦慮、抑郁、精神壓力大有關。
4、胃食管反流
患者因為胃酸逆流到食管中,引起反酸、燒心等症狀,常伴有胸痛和上腹部燒灼感。反流和燒心常在進餐后1-2小時發生,臥位、彎腰時加重。
5、胸膜炎
可由感染、外傷等原因引起,炎症反復發作后會累及胸膜及其周圍組織器官,導致針刺樣胸痛和刺激性干咳,常伴有呼吸困難。胸痛在咳嗽或深呼吸時加重,向患側側臥時可減輕。
6、心臟問題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重度心絞痛等。由心肌缺血引起的胸骨后壓榨樣疼痛,可放射至上臂、肩部、背部、下頜或上腹部等部位,且持續時間相對更長,短則幾分鐘,長則半小時以上,常伴有頭暈目眩、大汗淋漓、惡心嘔吐等。
心源性猝死有5個預警信號
猝死要麼不發生,一旦發生往往猝不及防,瞬息之間就能奪走寶貴的生命。但僅僅因為胸口刺痛就聯想到心臟病甚至猝死,不免有些過於緊張了。如前文所述,如果刺痛時間很短,幾秒鐘就復原的,基本可以排除是心臟的問題。
當然,心臟病引發的猝死沒有統一明確的預兆。但是,臨床總結后發現,還是有些蛛絲馬跡可尋的,其常表現出以下幾個身體症狀:
1、心臟病發作前患者大量出汗,如后背、手心和頭皮等部位。
2、患者在沒有重體力活動的情況下,突然出現胸悶、憋氣等不舒服的症狀,且時間持續較長。
3、患者的肩頸、手臂和下巴等部位出現疼痛,並不局限於胸部。
4、“莫名其妙”的心跳加快,明顯的心慌,眼前發黑。
5、不明原因的疲乏,有時候會連續一段時間極度疲乏。
六個生活細節助力心臟健康
不過光會識別猝死遠遠不夠,更應當在其源頭有所作為。平時,建議大家注意以下六個生活細節,有助於預防心源性猝死。
1、積極改善生活習慣
少食多餐,多食低脂、低膽固醇、高纖維素食物。戒煙、限酒等。
2、保持情緒穩定
應避免較大的情緒波動,如暴怒、大喜大悲等,適度緩解精神壓力。
3、避免過度勞累
運動鍛煉要適度,切忌劇烈、超負荷運動。
4、改善便秘
研究顯示,用力排便與猝死發生有一定關聯,應當注意。
5、及時就醫
出現猝死的先兆症狀,如胸悶、心前區疼痛、極度乏力等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就醫。
6、治療相關疾病
積極治療心臟相關的原發疾病,每年進行一次專項體檢。
文/汪芳(北京醫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