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睡眠日︱“午”不能寐?關於午睡,你想知道的都在這兒!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相比很多人關注晚上睡覺話題,今天我們來聊聊午睡。你“午不能寐”嗎?其實,這個問題可以有好幾層意思,比如,你適不適合午睡?你午睡是不是睡不著……關於午睡的很多小問號,本文將逐一給你答案。
“午睡”的特點
從字面上看,“午睡”就是中午的小睡。在生理層面,它與晚上的睡眠有兩個顯著不同。
首先,午睡具有很強的個人色彩。1歲的幼兒,通常上午、下午各小睡一次﹔等到2歲,小睡的次數開始減少﹔到6歲左右,很多兒童已經不習慣午睡了。而晚間休息,與生物鐘高度相關,可以算作一種本能。
其次,午睡的時間普遍比較短。正常來說,一個睡眠周期大概為90分鐘。晚上睡覺時,我們會經歷多個睡眠周期。從淺睡開始,逐漸進入夢境,隨后,開始另一個睡眠周期,直至早上醒來。而午睡,通常不會出現清晰的夢境。
睡眠周期(來源:作者制作)
哪些人需要午睡?
那麼,哪些人需要補充睡眠呢?有三類人,最好認真考慮一下午睡。
第一,睡眠嚴重不足者。一夜不眠的危害,往往被人們忽視。研究顯示,一夜不眠對人體的影響相當於喝酒,會干擾反應速度、影響判斷能力。
對於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當然是“治本”,改善晚間睡眠的時間和質量。如果一時做不到,午睡可以“治標”,2015年的一項研究指出,午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睡眠不足的影響。
第二,腦力工作者。腦力工作離不開閱讀、分析、記憶,又往往要處理人際關系。
午睡對這兩種活動都有好處:一方面,午睡可以增加長期記憶,讓我們記得更清楚、准確﹔另一方面,午睡相當於對心理活動按下了“重啟鍵”。小睡之后,人們的情緒會更加積極,處理人際關系時更有耐心。
第三,慢性疾病患者。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這三種疾病往往結伴出現,對生活質量乃至壽命長短的影響極大﹔在預防和治療方面,又需要人們長期配合。
近年來,許多研究發現,適度午睡對預防三高、減少心血管疾病發作,都有很大的好處。
午睡的好處(來源:作者自制)
哪些人不適合午睡?
有沒有不適合午睡的人呢?也是有的,大概分為兩類。
一是不能適應午睡者。假如實在不習慣,就不要勉強自己。
二是失眠患者。失眠患者中午睡一會兒,到了晚上可能更難入睡,因此,一般不建議午睡。
對於這兩類人,不妨趁著午休的功夫,晒晒太陽、做些輕等或中等強度的運動。這樣既能暫時放鬆身心,又對晚上的睡眠有好處。
改善睡眠的小技巧(來源:作者自制)
怎麼才能睡好?
要想晚上睡好,需要注意時間、姿勢和環境等三個方面的影響。
時間方面,下午2點到4點之間最好,長度盡量控制在15~30分鐘。前者,正是人類在白天最為疲憊的時候﹔至於后者,午睡時間太短效果不明顯,時間太長又可能產生副作用。
姿勢方面,能平躺是最好的。考慮到客觀條件,一把支撐牢靠、可以放平后背的椅子,也是不錯的選擇。有些人習慣趴著午睡,其實,這種姿勢對大腦、眼睛、頸椎、胳膊等部位都不友好。假如實在沒有辦法,可以買一個抱枕抱著睡。這樣可以抬高頸部、放鬆雙臂,改善大腦供氧。
環境方面,關上燈、拉上窗帘最好。如果做不到,使用眼罩遮蔽光線也是可以的。再者,現在雖然已經進入春季,卻仍然不算暖和。最好准備一床薄毛毯,免得著涼。
此外,午睡多半發生在辦公室,有一些其他因素需要考慮。比如,設置一個柔和的鬧鐘,既能叫醒自己,又不至於吵到別人。
午睡的流程(來源:作者自制)
午睡的“鬧鐘”
有些學者建議,在午睡前喝一杯咖啡。咖啡發揮作用大概需要25分鐘,正好可以當作鬧鐘使用。不過,對咖啡的接受度因人而異,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選擇。
如果你在午睡過程中,看到一些碎片化的圖像,或者出現從高處跌落的感覺,那就說明你成功進入了淺度睡眠。下午的腦力、情緒,肯定比往常好一些。
總之,午睡雖是小事,卻可能帶來極強的幸福感。隻要能掌握規律,它就能為我們所用。
審核專家:中國睡眠研究會信息科普部主任彭志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