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克羅恩病為啥叫“不死的癌症”?

2024年02月27日07:57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英國王室近期發聲明表示,王儲威廉的妻子凱特王妃入院成功接受了腹部手術。隨后便有英國媒體報道,凱特王妃患上的可能是克羅恩病(Crohn's Disease,簡稱CD)。

這個讓人苗條、纖瘦的“富貴病”還有著一個可怕的別稱——“不死的癌症”。這是一種怎樣的疾病?筆者採訪了一直致力於炎症性腸炎臨床診療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陳寧。

一種殃及整個消化道的疾病

為何取了這樣一個名字?源於1932年,一位姓克羅恩的醫生發表了一系列關於“局限性回腸炎”的科學研究,並將此病命名為Crohn(克羅恩),在學術界引起很大反響。自此,這個病走入人們的視野。

認識克羅恩病前,我們先來了解下炎症性腸病。這是一類引起腸道整體或部分出現炎症反應(如腸黏膜發紅、水腫等)的疾病,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都屬於此類。通常,患克羅恩病的人會出現包括腹痛、腹瀉、體重下降、發熱和疲乏等全身表現,並可伴有關節、皮膚、眼、口腔黏膜等腸外損害的情況,還可能出現肛周膿腫或瘘管等局部症狀。簡單來說,這種疾病讓整個消化道受累,從口腔、食道到胃,乃至小腸、大腸、肛周。

由於長期慢性、反復發作的腸道炎症,導致局限性回腸炎、局限性腸炎、節段性腸炎或肉芽腫性腸炎。它在胃腸道的任何部位都可能發生,但最常見於末端回腸和右半結腸。

它與普通拉肚子不是一碼事

不就是胃腸不好,拉個肚子嗎?克羅恩病與常見的腸道感染有啥不一樣?肯定不一樣。無論從病因、症狀到治療等方面,都是不一樣的。

克羅恩病早期發病的症狀的確與腸道感染非常相似,但腸道感染是由某種病原體導致的,經過針對病原體的對症治療可以很快好轉。而克羅恩病是一種慢性、進展性疾病,其確切病因尚不完全明確,症狀可以反復發作,治療也相對復雜,可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劑、抗生素等藥物,以及營養支持和手術治療等。在治療和預防策略上是需要區別對待的。

克羅恩病的症狀多樣且復雜,與其他腸道疾病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容易出現誤診。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擁有從事炎症性腸病診療長達三十年的專業團隊,以及多學科MDT診療協作團隊,能夠准確地識別克羅恩病。

這個“富貴病”更偏愛青年人

克羅恩病更願意找年輕人,特別是白領青年。“從臨床發病數據來看,克羅恩病的發病年齡相對較早,患者平均年齡為15-25歲,男女患病率相近。”陳寧主任醫師說,從歷史淵源來看,這種疾病在世界范圍內的發病率有所不同,在西方發達水平高的國家和地區更多見,且首次發病更好發於年輕人群。

但近20年,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多項數據顯示,我國克羅恩病的發病率呈快速上升趨勢,且富裕地區、城市、白領階層的患病率相對貧窮、偏遠地區和體力勞動者更高。其中,快餐、漢堡等西化飲食、吸煙和不良的生活方式對克羅恩病的病情有非常明顯的危害。

除此類因素外,克羅恩病的發病還受多種因素之間相互作用的影響,如遺傳、環境、基因和免疫反應低下等,致使它容易復發、治療周期較長,且治療費用相對較高,對患者的生活和經濟狀況產生顯著影響,為此又被稱為“富貴病”。

不是沒胃口而是不吸收

克羅恩病的患者擁有令人羨慕的纖瘦身材。不是他們不想吃飯或者吃不下飯,而是忌口太多。

克羅恩病引起整個消化道受損,患者雖能吃下食物,但由於腸道的炎症和損傷,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大打折扣,最終導致營養不良。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孩子,還會出現身材矮小。

這就需要患者特別注意飲食的選擇和攝入方式,需要遵循一種特定的飲食計劃,也稱為克羅恩病飲食——高營養、低渣、易消化的食物,以滿足幫助控制症狀、減輕腸道負擔、促進腸道愈合,並維持身體的營養需求。

在制定飲食計劃時,最好咨詢專業醫生或營養師的意見,以確保飲食的合理性和安全性。通常建議選擇那些細膩、柔軟、易於咀嚼和消化的食物,如細面條、粥、軟面包等,還需要選擇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魚肉、雞蛋、豆腐等,以提供身體所需的營養。

特別提醒,要盡量避免粗糙的或含有大量纖維的可能會增加腸道負擔的食物,如粗糧、堅果、芹菜等。還需要避免攝入那些可能刺激腸道或加重炎症的食物,包括高脂肪食物、辛辣食物、含咖啡因的飲料、碳酸飲料等。

手術能拯救“不死的癌症”嗎?

克羅恩病對腸道的損害,是從淺入深、從小到大發展的,從病變早期的鵝口瘡潰瘍,逐漸累及腸壁全層,致使腸壁增厚變硬,腸腔變窄﹔潰瘍穿孔引起局部膿腫或穿透至其他腸段、器官、腹壁,形成內瘘或外瘘﹔而腸壁漿膜纖維素的滲出和慢性腸穿孔可導致腸粘連、腸梗阻。病情嚴重者,需要進行切除病變腸段、造口等手術治療。由於其病程反反復復,克羅恩病又被稱為“不死的癌症”。

新聞中介紹,凱特王妃已經成功完成了腹部手術。那麼,手術能徹底拯救克羅恩病嗎?專家強調,手術治療也是一把“雙刃劍”,患者需要長期用藥持續治療。一旦擅自撤藥、停藥,易導致炎症再次爆發,出現結腸穿孔、瘘管形成、腹腔膿腫、腸梗阻並發症等嚴重的不良后果。

需要注意的是,克羅恩病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病情、年齡、身體狀況等多個方面,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同時,患者也需要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建議,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態,以提高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

藥不能停,克羅恩病造成的炎症性腸病就能治好嗎?目前的答案是:不能!我們可以把克羅恩病患者視為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樣的病人,認可治療是一個需要長期乃至終身的過程。

這個病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都可能產生較大的影響,臨床經常見到一些患者擔心受歧視或不被理解,不願意公開自己的病情。不僅是家人、醫務人員,呼吁廣大民眾主動去關愛理解他們,尊重他們的隱私和選擇,提供支持和幫助,並通過宣傳和教育增強公眾認知,提供飲食建議和心理支持,鼓勵患者積極參與社交活動……通過這些措施提供情感上的支持、知識上的幫助和社交上的支持,讓患者更好地應對疾病,提高生活質量,減少歧視和壓力。

文/鐘艷宇(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返回人民網科普頻道

(責編:邢鄭、吳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