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膽固醇,還真不是越多越好

隨著心血管疾病的年輕化,體檢時,膽固醇指標成了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的焦點。如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好的,低密度的是“大反派”的說法已經深入人心,大家更希望自己的檢測結果是“低”的低,“高”的高。不過,雖然名字帶有“好”字,也不是多多益善。研究發現,好膽固醇水平過高,可能與痴呆症、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和癌症死亡風險升高相關。
膽固醇也分正反派
人體的正常運轉離不開膽固醇,它不僅是合成腎上腺皮質激素、性激素以及維生素D的重要原料,還是構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
不過,人體內的膽固醇也有好壞之分,好膽固醇,就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它就像默默奉獻的“灰姑娘”,主動拿起掃把清理多余的膽固醇﹔而壞膽固醇,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它就像故事裡的“反派人物”,走到哪都想搞點破壞,沉積在動脈血管壁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引發冠心病、腦卒中等疾病。
好壞對比如此強烈,那麼,好膽固醇是否越多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
好膽固醇太高會傷腦
最近,《柳葉刀》子刊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好膽固醇過高會傷腦,與年長者患痴呆症的風險增加有關,尤其是75歲及以上的年長者。
這項研究共納入18668名參與者,在平均6.3年的隨訪時間裡,在研究初始好膽固醇水平非常高的人(HDL-C>2.07mmol/L)比中等水平的人(1.04∼1.54mmol/L)患痴呆症的風險高27%,其中75歲及以上的人這一風險升高至42%。
無獨有偶,早前《神經病學》雜志也發表了一項關於好膽固醇與痴呆風險的研究。這項研究納入了超過18萬名平均年齡為59.5歲的參與者,中位隨訪時間長達8.77年,在調整了飲酒、高血壓、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等其他風險因素后,分析結果發現,好膽固醇水平與痴呆症風險之間呈U型曲線關系。與好膽固醇為1.40mmol/L時比較,超過1.69mmol/L時痴呆風險升高15%,在0.29∼1.07mmol/L時痴呆風險升高7%。
而且,另一項基於我國330萬成年人的研究也發現,好膽固醇與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也呈U型曲線關系,好膽固醇水平在1.30∼2.05mmol/L范圍內時,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風險最低。
這才是好膽固醇的最佳值
可見,好膽固醇深諳“中庸”之道,無論是“過”還是“不及”都不算好,隻有在相應的上限和下限范圍內,才是“剛剛好”。
最新的血脂指南建議,好膽固醇的最佳水平為1.29∼2.04mmol/L,最低不應低於1.0mmol/L。想把好膽固醇控制在理想范圍,生活中就要從體重、飲食、運動和戒煙四個方面進行努力。
控制體重 通過減肥和控制體重,可降低總膽固醇和壞膽固醇,並使好膽固醇升高,建議通過飲食和運動使體重指數(BMI)達標,正常體重指數范圍是18.5∼23.9。
合理膳食 當好膽固醇偏低時,應多攝入深海魚等富含ω-3的食物,堅果、全谷物和豆類,都有助於提高好膽固醇。
積極運動 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每周至少5次、每次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以身體微微出汗,第二天不感覺疲勞為宜。可以選擇快走、慢跑、騎車、游泳、太極拳、廣場舞等,最好結合進行有氧和抗阻訓練,消耗身體多余脂肪。
戒煙 吸煙可降低好膽固醇的水平,長期吸煙還會增加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病等疾病發生風險,吸煙百害而無一利,為了健康應趁早戒煙。
同時,也要提醒您,無論血脂是否異常,都應定期檢測。指南建議,40歲以下人群應每2∼5年檢測一次血脂,40歲以上人群每年都要檢測。
文/劉健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