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向著星辰大海,再出征

 ——寫在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之際

2023年10月27日08:20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10月26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

     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與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全家福”。

新華社發(韓啟揚攝)

航天員湯洪波(右)、唐勝杰(中)、江新林在出征儀式上。

新華社記者 李剛攝

“……5、4、3、2、1,點火!”

10月26日11時14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長征二號F遙十七運載火箭騰空而起,宛如一條巨龍托舉著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直叩蒼穹。

約十分鐘后,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湯洪波、唐勝杰和江新林三名航天員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發射現場,很多觀眾仰望長空,久久不願離去。

將時鐘指針撥回至三個小時前——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圓夢園廣場,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乘組出征儀式即將舉行。深秋時節,大漠深處,最低氣溫隻有2攝氏度,但依然擋不住現場送行人員的熱情。人群中,中國飛天第一人楊利偉的身影親切又熟悉。20年前,楊利偉正是從這裡出征太空,圓了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

“總指揮長同志,我們奉命執行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行任務,准備完畢,請指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航天員湯洪波!”“航天員唐勝杰!”“航天員江新林!”

“出發!”8時26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飛行任務總指揮部總指揮長許學強下達命令,3名航天員領命出征。現場人員齊聲高唱《歌唱祖國》。

這是“平均年齡最小的航天員乘組”,也是首次由第二批航天員帶領第三批新航天員執行任務。1975年出生的指令長湯洪波,參加過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第三批航天員唐勝杰和江新林分別出生於1989年和1988年,都是首次飛行。

“2021年9月16日,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撤離返回之前,我忍不住再次回到核心艙,看了看自己精心調試的設備,摸了摸自己親手安裝的螺絲。真的很舍不得,過去的兩年中我時常夢回太空。”湯洪波深情地說。

唐勝杰是一名從黃土高原走出來的農村娃。“我的家鄉甘肅有著敦煌飛天的神話傳說,飛行也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和追求。”唐勝杰說,“能夠為祖國出征太空,這是無上的光榮,無上的使命,無上的榮譽。”

“千言萬語,就是一句話,特別幸運趕上了一個好時代,給我們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施展才干的舞台。我們將不負時代,以奮斗的姿態奮力奔跑!”江新林斗志滿滿。

據了解,這次任務是空間站轉入應用與發展新階段后的第二次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乘組將承擔大量的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任務,真正體現建站為應用的目標。

隻有地面訓練扎實,天上才能干得明白。湯洪波表示,航天員乘組扎實學理論、練操作、強技能,重點開展了空間材料科學、微重力基礎物理、空間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等訓練,特別是進行了應急與故障處置訓練。“在太空飛行之中,危險是無處不在的。可以這麼說,航天員即使睡著了也要睜一隻眼睛,要做到前一秒與周公握手,后一秒精神抖擻。”湯洪波說。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介紹,隨著載人航天工程進入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將常態化實施乘組輪換,乘組的在軌工作安排也趨於常態化。除此以外,本次飛行任務還將首次進行空間站艙外試驗性維修作業。

“當前,空間碎片日益增多,長期運行航天器受到空間微小顆粒撞擊的情況在所難免。”林西強表示,從面向空間站長期運行、驗証技術能力出發,此次任務將由航天員乘組通過出艙活動進行艙外試驗性維修,這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讓我們預祝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任務,將艙外活動的能力和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航天員乘組乘車前往發射塔架時,記者注意到,特制的車牌上寫著:“萬無一失圓滿成功”。

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行任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進入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的第2次載人飛行任務,是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的第30次發射任務,也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493次飛行。

30戰30捷!在向著星辰大海追夢的征途中,一代代中國航天人的探索永不止步……

(本報酒泉10月26日電 本報記者 靳昊)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返回人民網科普頻道

(責編:李慧博、楊鴻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