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今天,我們怎麼做科普

王大鵬
2023年10月23日08:0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日前,“科學與中國”20周年大會暨“千名院士·千場科普”行動啟動儀式舉行。“科學與中國”組委會號召兩院院士主動承擔科普社會責任,把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科學精神傳播到祖國大地。

第十二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結果顯示,2022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12.93%。隨著越來越多的科學家投身科普工作,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將齊頭並進,助力創新型國家建設。

科普在科技創新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強科普,方能筑牢科技創新根基。一方面,科普有助於提升公眾的科學素質,將為科技創新提供更多具有科學素質的高層次人才。另一方面,科普也有助於形成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社會氛圍,為科技創新、創新成果的廣泛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科學家是科普的源頭活水,是“第一發球員”。或撰寫科普圖書,或發布科普視頻,或到中小學發表科普演講……近年來,在各個平台上涌現出一大批以院士為代表的“科普達人”。據統計,截至今年8月底,已有汪品先、歐陽自遠、劉嘉麒等7位院士開通了社交平台賬號,共發布視頻418個,總獲贊達745萬個,總播放量達7500余萬。科學家通過支持、參與科普工作,最大程度保証了科普內容的科學性、准確性,推進科普工作高質量發展。

社交媒體的蓬勃發展,既給科普帶來了機遇,也為其帶來了挑戰。網絡信息質量參差不齊,更需要科學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打破“謠言”,同時發揮網絡平台優勢,讓科學信息有效觸達公眾,提升公眾的科學辨別能力和科學理性。因此,當下的科普更需要注重從“是什麼”向“為什麼”轉變,從“知其然”向“知其所以然”轉變。

做好科普工作,還需要更多科研人員的參與、更多生動有趣的呈現方式。“讓探測器在火星精准著陸,相當於從巴黎擊出一隻高爾夫球,落在東京的一個球洞裡。”在一篇“天問一號”著陸的科普文章中,有專家這樣形容道。做好科普,要善於講故事,通過打比方、舉例子等方式,將晦澀高深的科學內容轉變為易於理解和接受的大眾語言。同時,還要充分利用各種平台和渠道,例如訪談、講座、圖書出版、直播、短視頻等形式,打通科普的“最后一公裡”,讓科學更好融入公眾的日常生活。

科普正當時。

(作者為中國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員)

《 人民日報 》( 2023年10月23日 10 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返回人民網科普頻道

(責編:李慧博、楊鴻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