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2023年全國科普日主場活動開啟

感受創新魅力 提升科學素養

本報記者 喻思南
2023年09月18日06:2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9月16日,2023年全國科普日主場活動在北京市首鋼園開啟。活動以“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助力科技自立自強”為主題,104家單位、360個展項為公眾帶來了一場別具特色的科普盛宴。

  “這真的是從月亮上帶回來的?”“我們中國人什麼時候能登上月球?”在首鋼園11號館,近距離觀賞航天飛行器返回器和月壤實物,令孩子們興奮不已。

  全國科普日主場活動集中展示了近年來我國一些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展覽以互動體驗形式讓觀眾真切感受中國科技力量。

  “感覺太奇妙了!”從C919飛行模擬器上下來,北京景泰小學五年級學生樂樂高興地說。展台工作人員介紹,該裝置對C919飛機的駕駛艙環境進行了仿真,具有與C919一致的駕駛艙布局,體驗者可以感受到不同天氣下的駕駛艙操作流程。

  “下一個就到我了。”在逐夢蒼穹展區,孩子們排著隊,期待體驗一把“月地駕駛”——手握方向盤,便能通過眼前的屏幕全景漫游月球表面,“見証”人類登月、探月的重要時刻。

  “戴上虛擬現實眼鏡,你就能感受煤礦開採作業現場。”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開發的煤礦虛擬體驗系統備受關注。該校的陳彥宏博士說,這套系統通過新技術展示煤礦開採設備自動化水平,讓公眾了解我國煤礦開採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取得的成就。

  在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展台,動手制作太陽能衛星模型的活動深受小朋友歡迎。一些小木板、兩塊簡易太陽能板、一台減速電機,再用螺絲刀、泡棉墊、軸架等小工具,約半個小時就能組裝起一個太陽能衛星模型。在太陽光的照射下,該模型的太陽能板會充分吸收太陽能,“衛星”就可以轉動起來。

  工作人員介紹,展台展出了衛星通信模塊、星載智能計算機等高科技產品,如果直接講解背后的原理,可能很抽象。通過參與制作活動,孩子們就能從互動中快速學習科學知識。

  通過把“課堂”搬進展廳,本次主場活動為青少年和科技教師提供了科學教育實踐與交流的平台。不少中小學生變身科普達人,向觀眾講解他們的“科研成果”。

  “別看它隻有一個電機,但通過精心設計動力傳輸結構,這台木質小車就有了很強的越障能力,最高能攀爬22厘米。”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初三學生韓疏懷向記者介紹他和同學設計的“未來太空車”。

  “讓學生講解自己的創新成果,有利於增進他們對科學的興趣,樹立科研志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科技老師張珂說,科技教育是學校的特色,近年來,學校先后籌建了包括納米科技、航空航天、智能科學等在內的10個科技創新實驗室,並聘任了校內科技導師,一些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正脫穎而出。

  會唱歌的紙殼機器人、仿生章魚軟體機械手……包括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在內,北京市10所學校的學生開發的科創作品登上全國科普日主場活動舞台,展示青少年后備人才培養的成果。

  “集成光子芯片是新一代的芯片技術,在高速通信、光纖通信、數據中心等領域應用潛力很大。”在集成光子芯片展區,北京大學大四學生黃佳輝正在向觀眾講解。他說,得益於學校科普,自己對集成光子芯片產生了濃厚興趣,“將來讀研究生,想重點做這方面的研究。”

  據悉,自2004年起,各地在全國科普日期間已累計舉辦重點科普活動40多萬場次。

  《 人民日報 》( 2023年09月18日 12 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返回人民網科普頻道

(責編:李慧博、楊鴻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