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春季焦慮症高發 專家:警惕焦慮和抑郁同時發生

2023年03月22日09:06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及生活壓力的增大,抑郁症和焦慮症的發病率有明顯上升趨勢,焦慮、失眠的人越來越多。這是病嗎?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它會對人體帶來哪些傷害?近日,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原院長、主任醫師唐啟盛做客“人民好醫生”客戶端直播間,就此與公眾進行科普。

唐啟盛做客“人民好醫生”客戶端直播間

唐啟盛認為,許多人都會出現焦慮情緒,這並非壞事,相反地,能對人產生積極的作用,促進自身進行行為改善和能力提升。但是,焦慮情緒不能積累太久、太多,否則就會演變成焦慮症。一旦發展成為焦慮症,會出現急躁、擔心、害怕、頭暈頭痛,甚至腦袋發蒙的情況,有人形容就像被濃霧籠罩般的“腦霧”狀態,從心理到生理都會對人體產生影響,從而干擾自己的正常生活。

“焦慮症的出現由內、外因素的共同影響下產生,外因是社會現狀,內因多與遺傳相關。有研究顯示,大腦內五羥色胺、多巴胺等神經遞質也會影響焦慮症狀,其中γ-氨基丁酸神經遞質如果與內外因素相結合,其發病率就更高。”唐啟盛表示。

“中醫講‘天人合一’,四季變化會同時影響人體的變化。”唐啟盛提出,秋季是收藏的季節,人體的陽氣也隨之收斂,抑郁症發病主因多為身體動力不足、陽氣不夠所致,因此抑郁症多在秋季高發。而焦慮症則有春季高發的特點,春季是萬物生發的季節,此時陰陽五行對應中醫五臟中的肝,如果肝氣生發過度,就會變成肝火,出現焦慮。

在臨床診療中,會有焦慮伴抑郁患者,多數屬焦慮症,表現為天天著急、心不安,病程中可能伴有抑郁症的發生,也可能獨立患病。有的焦慮伴抑郁患者中隻有極個別是單純的抑郁症狀,大多是焦慮情緒,在診療上要加以區分,如果同患焦慮症與抑郁症時,治療上應優先治療抑郁症。

“容易焦慮的人,長期會耗傷氣機,出現心煩不寧、易激動,即‘痰火擾心’,治療上會從益氣養血、清心化痰入手,同仁牛黃清心丸較為適宜。”唐啟盛最后說。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返回人民網科普頻道

(責編:李慧博、楊鴻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