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雙創周

2021未來青年論壇在京舉行 青年科學家聚焦可持續發展

2021年10月12日14:11 |
小字號

近日,由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政府攜手未來論壇共同舉辦的“2021未來青年論壇”在京成功舉行。作為年度重磅的青年創新科技大會,未來青年論壇每年都力求創新。值此五周年之際,論壇以“可持續科技”為主題,通過科學家主旨演講、“共話未來產業”圓桌論壇、青年創新對話、青年創新達人秀等環節,為青年科學家與政府、投資界及企業界領軍人物搭建起跨界交流平台,力促科研創新成果的落地轉化,以此激發青年創新思維、提高青年創新能力、助力青年創新實踐,推動科技、產業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未來論壇青年理事,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院研究員王皓毅作為未來論壇代表對參會嘉賓表達了歡迎與感謝。他談到,青年是科技的未來,青年科學家在研究的同時也需要進一步助力科學精神在全社會的普及,以良好的科學文化土壤孕育可持續的科技和良性社會發展。2021未來青年論壇為青年科學家們瞄准科學技術前沿,直面問題,交流共享搭建了橋梁。希望這次論壇能夠匯聚青年科學家的力量,推動跨學科的交流啟迪創新,鼓勵面向未來積極探索真正實現高質量的創新,實現0到1科學和技術突破。

朝陽區委常委、副區長暴劍在致辭中表示,朝陽區作為國際化資源豐富、市場化要素齊備、商務配套成熟、科技創新土壤深厚的地區,去年在全市率先提出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數字經濟示范區,數字經濟正朝著國際化、集聚化、場景化、高端化、便利化方向發展,呈現出發展動力強勁、政策優勢明顯、創新生態良好的突出特點。希望通過2021未來青年論壇,科學家、企業家和投資人能夠深入交流、充分研討,迸發出更多思想火花。

按照國務院“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大戰略部署,近年來,朝陽區立足區域功能定位和國際化特色優勢,聚焦以數字經濟引領產業變革,並於2020年底,朝陽區中關村朝陽園順利入圍國務院第三批雙創示范基地。現場,朝陽園管委會副主任余瀟瀟對中關村朝陽園雙創示范基地建設相關工作進行了發布,就雙創示范基地建設目標、任務等進行深入解讀。

王貽芳

本次論壇特邀2019年未來科學大獎- 物質科學獎獲獎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西湖大學副教授Thomas Cherico Wanger親臨現場,為與會者帶來了海內外最前沿的科研信息及成果轉化經驗。

王貽芳院士以《基礎科學研究與企業發展》為題,分析了當前我國基礎科學研究和企業發展現狀,並對我國的企業和社會力量如何支持基礎科學研究,進而提高全社會的創新能力提供建設性建議。他分析指出,當前現有的企業基礎科學研究總投入不足,且存在結構失衡的問題,基礎科學和基礎技術的供給不足,引發企業的原創研究力量薄弱,也不利於產學研的進一步結合。

基於對國內外基礎科學研究的支持方式和力度的對比分析,王貽芳院士表示,應鼓勵設立專注於基礎科學研究的私人基金會,同時引入更加國際化的操作方式,以更加靈活的方式對基礎研究給予支持。

Thomas Cherico Wanger

西湖大學副教授Thomas Cherico Wanger帶來題為《21世紀農業-挑戰與潛在解決方案》的主旨演講。在演講中,Thomas Cherico Wanger探討了“農業多樣化和技術革新是21世紀可持續農業生產的關鍵麼?”這一議題,並分享基因組編輯+農業生態學的跨學科工作,以及如何基於機器學習的生態系統監測技術,在數據驅動的農業系統中實現可持續農業生產的作用。

同時,Thomas Cherico Wanger還就“中國水稻研究平台(China Rice Network)”,進行了介紹。該平台這作為中國和國際專家共同組成的合作研究平台,由Thomas Cherico Wanger和他帶領的可持續性、農業與技術實驗室發起並成立,以多樣化策略為切入點,在中國各地的研究基地開展工作,研究農業多樣化策略對提高水稻生產的可持續性和韌性的潛力,為解決21世紀農業生產的挑戰帶來創新的視角和解決方案。(來源:廣州日報)

(責編:劉敬、梅藝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