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氣象科技活動周來了!亮點紛呈先睹為快

5月22日,2021年氣象科技活動周將在湖北武漢啟動主場活動。這場由中國氣象局聯合科技部、中國科協、湖北省政府舉辦的活動,今年將繼續與全國科技活動周同期進行。
高度:比肩國際先進水平氣象科技產品亮相成果展
5月22日至23日,以“小康社會,氣象隨行﹔偉大復興,奮發氣象”為主線,在武漢科技館舉行的氣象科技成果展,將通過“國家館”“區域館”“長江館”“高等院校”“企業創新”等不同版塊,運用多媒體、互動體驗、實物、模型、展板等形式和手段,集中展示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氣象科技創新取得的成果。
風雲氣象衛星、天氣雷達、氣象專用芯片、中國第一代全球大氣和陸面再分析產品、我國自主研發且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的數值天氣預報系統GRAPES、智能網格預報服務平台、超大城市綜合氣象觀測試驗、無人機台風觀測試驗——海燕計劃、冬奧會預測保障關鍵技術、碳達峰碳中和等比肩國際先進水平的氣象科技產品都將亮相展區。
同時,此次成果展體現“打開大門”推動創新的特點,南京大學、國防科技大學、蘭州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6個高校將展示最新氣象基礎研究成果,華為、曙光等9家企業將帶來氣象服務和氣象儀器設備的產業化創新成果。
深度:大咖匯聚東湖論壇把脈暴雨關鍵科學問題
5月23日,“暴雨東湖論壇”將在武漢舉辦,暴雨研究領域國內外院士專家將作特邀報告。梅雨鋒的衛星雲圖有什麼典型特征?長江流域近百年特大暴雨事件是如何發生的?華南地區極端性持續強降水背后機制如何?……此次論壇將舉行高端對話,對我國暴雨研究領域的關鍵科學問題進行深入研討。
此次論壇還設立了暴雨中尺度機理、暴雨數值預報、暴雨監測預警、洪水及暴雨次生災害等分會場,邀請百余位專家和國內科研業務人員參加報告,80多位業務科研人員參加牆報交流。
廣度:“互聯網+氣象科普”邀公眾共享氣象科普盛宴
今年,“網上氣象科技活動周”專欄繼續在中國氣象網和中國氣象局官方微信微博平台上線。通過推進“互聯網+氣象科普”,氣象部門建立了科普快速“直推”通道,為公眾提供更精准、更智能、更貼心的科普服務,開展豐富多彩的線上科普活動。
在科技活動周期間,全國氣象部門將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體驗性強的科學技術普及活動,積極向社會開放氣象科普教育基地和氣象台站、重點實驗室、野外科學試驗基地等科研業務平台。5月至6月,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的應對氣候變化科普活動還將走進社區、學校、農村、軍營和公共場所。后期,第七屆全國氣象科普講解大賽將在北京舉辦,百余名氣象科普達人同場競技。(來源:中國氣象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