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洞村:精准扶貧首倡地 脫貧攻堅樣板村

“正宗蜂蜜,味道清香甜蜜,還做了一個小試驗,進一步驗証了是正品,也不愧本人對十八洞村的信賴,希望越做越好!”一個買家在淘寶小店“十八洞村土蜂蜜”真誠地留言評價。
十八洞村,地處湖南武陵山腹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雙龍鎮西南部。全村僅轄4個自然寨、6個村民小組,隻有220余戶人家,人口不到千人。
2013年11月3日,在苗家黑瓦木樓前的一塊平地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精准扶貧”理念,作出“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准扶貧”的重要指示。
2021年2月,中國宣布消除絕對貧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工作,在人類反貧困斗爭史中創造了人間奇跡。
算精細賬,扶貧策略由“大水漫灌”轉為“精准滴灌”
100年來,中國人民從翻身解放到解決溫飽、從基本小康到全面小康,以自己的發展對抗貧困。幾代中國共產黨人,錨定一個目標,一茬接著一茬干。
習近平總書記到十八洞村那年,全村貧困發生率高達56.8%。
他到村民石拔三家中看望,坐下來同一家人算收支賬,詢問有什麼困難、有什麼打算,還察看了她家的谷倉、床鋪、灶房、豬圈,勉勵一家人增強信心,用勤勞和智慧創造美好生活。
“算賬”,成為精准扶貧最生動的詮釋。不僅是貧困戶的收入支出賬,全國到底有多少貧困人口,能否精確到戶,這是精准扶貧的基礎。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一項史無前例的貧困人口建檔立卡工作在全國展開。2014年,扶貧系統在全國范圍開展貧困識別。建檔立卡使我國貧困數據第一次實現了到村到戶到人。
有了這本“賬”,扶貧路徑由“大水漫灌”轉為“精准滴灌”。
2016年全國兩會湖南代表團審議現場,“我正式提出‘精准扶貧’就是在十八洞村……現在人均收入有多少了?”習近平總書記問道。“已經增加到3580元。”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長郭建群回答。
這一年,十八洞村徹底脫貧。
立下愚公移山志,十八洞村成為脫貧攻堅全國樣板
治國之道,富民為始﹔民之貧富,國之責任。
減貧是一項具有開拓性的艱巨工作,實現減貧目標,領導人的情懷、意志和決心至關重要。
習近平總書記形象地指出,“手榴彈炸跳蚤”是不行的。抓扶貧要一件事一件事地做。
十八洞村是典型的“老、少、邊、山、窮”少數民族聚居村。
村民施成富回憶總書記當時的囑托:“他希望大家把種什麼、養什麼、從哪裡增收想明白,不要喊大口號,也不要定那些好高騖遠的目標。”
山溝溝裡人均耕地隻有0.83畝,怎麼弄?想了差不多3個多月,最后想到了獼猴桃。為了發展這一產業,村裡頗費周折。
人才、技術不夠,遠赴武漢,從中科院武漢植物研究所引來專家團隊和先進的種植技術﹔地不夠,探索出“飛地經濟”,“引外援地”流轉了1000多畝土地,建高標准基地﹔錢不夠,與當地龍頭農科企業共建果業有限公司。
“我們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干實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11月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代表全黨作出庄嚴承諾。
獼猴桃3年挂果,2017年開始分紅。2019年年底,獼猴桃產業收益金發放儀式上,936位村民收獲118萬元分紅,人均1600元。
如今,除了獼猴桃,蜂蜜、臘肉、山泉水、苗繡等十八洞村百姓們自吃自用的東西,成了返村大學生施林嬌的直播平台“帶貨”商品,也化作十八洞村脫貧致富的實物象征,旅游業也成為支柱產業之一。
8年過去,貧困發生率曾高達56.8%的十八洞村,村民人均收入從2013年的1668元增至2020年的18369元。
載入史冊,中國對世界減貧事業貢獻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
2021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庄嚴宣告,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中國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
身著嶄新苗服的十八洞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施金通走上領獎台,代表全村接過“全國脫貧攻堅楷模”獎牌。
2020年底,中國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准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打贏這場“硬仗”,中國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顯著縮小了世界貧困人口的版圖。
習近平總書記在長期實踐基礎上,對扶貧工作進行了科學總結和理論提升,創造性地提出精准扶貧方略,對推動這一歷史進程功不可沒。
實踐証明,中國做到了扶持對象、項目安排、資金使用、措施到戶、因村派人、脫貧成效“六個精准”,實施發展生產、易地搬遷、生態補償、發展教育、社會保障兜底“五個一批”,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如何穩“五個問題”,增強了脫貧攻堅的目標針對性,提升了脫貧攻堅的整體效能。
宣布消除絕對貧困之后,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致信習近平主席,表示“中國取得的非凡成就為整個國際社會帶來了希望,提供了激勵”。
2021年4月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人類減貧的中國實踐》白皮書,十八洞村作為“精准扶貧”首倡之地,庄嚴記入史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