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雙創周

科技盛宴啟幕 暢享美好生活——走進2021年全國科技周活動戶外體驗區

2021年08月09日15:36 |
小字號

5月22日,一年一度的2021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暨北京科技周活動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如期舉行。盡管艷陽高照,熱浪襲人,也沒有擋住人們的熱情,現場迎來了一撥撥觀眾。

今年科技周分室內和戶外展區兩部分。戶外互動展區4000平方米,設立20個展位,基本涵蓋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這裡展示了一大批貼近民生的設計創意產品,每個展位通過講演、實驗、VR、AR、MR及聲光電等技術手段以及互動的形式,展現科普惠民、小康社會等多方面成果,讓觀眾充分體驗科技改變生活帶給人們的紅利。

戶外體驗區少不了觀眾的參與。“你看到了什麼?看到了牆嗎?牆是什麼顏色?”工作人員問一位頭戴VR體驗的小同學。在中國園林博物館科普嘉年華展位前,全景虛擬游覽“雲園林”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我看到了牆是白色的,有草,有花,真好看,真好看。”北京北外附小二年級王鑫淼連說了兩句。他的父親告訴記者,孩子沒上學之前,就經常帶他到全國各地游覽,今天的這個虛擬游覽對於他是一次全新的體驗。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說,“雲園林”體驗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實現了肉眼無法看到的角度,720度讓您全景了解園林文化。”

除了有好看的,這裡還有好吃的。北京綠山谷芽菜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張桂琴是科技周的常客,“我們已經是第六次參加科技周了”。公司致力於研發紙上種植芽苗菜和功能型芽苗菜專用育種,填補了國家芽苗菜標准空白,自主品牌產品300多個。

在展位前,記者隻見四層高的置物架上整齊地排列著芽菜秧盤,豌豆苗、香椿苗、小麥苗……隨手掀起一盤芽菜下面的“墊子”,除了薄薄的紙張,白嫩的芽菜根系很發達。記者現場喝了一杯苦蕎青汁,非常好喝,一點不苦。

公司總經理邱愷平向記者介紹說:“現在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高了,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家親手種菜。芽苗菜是利用作物的種子,在黑暗或弱光條件下培育出來的可以食用的幼嫩芽苗,短周期的生長讓芽苗菜擁有了脆嫩的口感,味道也很特別。”他又揭開底部,向大家介紹說,這些菜沒有任何基質,是從紙上長出來的。生產芽苗菜的過程並不復雜,隻需要一把種子,一個托盤,兩張紙和一個噴壺,7天左右,一盤生機勃勃的蘿卜苗就可以收獲了。

“利用中溫限氧熱解和多級蒸餾技術,制備組分安全、穩定的木醋液,輔以農作物必需的營養成分,生產含木醋液的新型綠色產品,解決目前土壤板結等問題,促進綠色農業可持續發展。”

“運用AR、紅外感應識別技術開發,將鏡面與傳感器、智能操作系統完美結合。採用納米鍍膜技術,具備紅外感應傳感器,可自動感應,並支持多點觸控,互動性強。可用於多種場所。”

看著眼前展板上的介紹,體驗著展台前的互動,記者由衷地感嘆智能生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天藍、水碧、土淨、路暢、人和”的場景一定會早日到來。

據了解,北京科技周自1995年起連續舉辦,今年是第27屆,已成為內容最豐富、公眾參與度高、社會影響力大的群眾性科技活動品牌。(來源:中國科普網)

(責編:石溪、梅藝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