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周上,見証中國的“深度”與“速度”

5月25日,即使是工作日,2021全國科技活動周暨北京科技周主會場依然人流如織。走進“科技自立自強”展區,寬敞的展廳中央匯集了我國面向經濟主戰場的多項尖端科技。
奮進號平台——海上的移動工廠
21世紀以來,人們大力推廣新能源,但石油還遠遠不到“退休”的時候。因為它不僅是傳統能源,還以塑料、化肥、合成橡膠等形式深度參與著我們的衣食住行,甚至連口罩的制造都離不開石油。中國是世界上石油儲量豐富的國家之一,但我們龐大的人口和快速的經濟發展使得石油仍然供不應求,每年都需要從國外大量進口。面對約佔全球油氣儲量34%的海洋油氣資源,“奮進號”應運而生。
奮進號平台是中國海油組織設計、建造和運營的國內首座第六代超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曾獲得2014年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細細端詳展會現場擺放的模型,它寬闊的平台上鋼鐵林立,自重超過3萬噸,由4隻粗壯的立柱支撐著“半蹲”在海面上。看似笨重的“奮進號”卻也有著靈活的機動能力,可以在海上自主移動,進行石油勘探和鑽井採油。
據工作人員介紹,“奮進號”不僅可以開採石油,還能開採天然氣、可燃冰等重要能源。它的最大作業水深3000米,最大鑽井深度可達10000米,還能抵御南中國海200年一遇的台風,就像一座堅不可摧的海上移動工廠,保障著我國的能源安全,守衛者國家的海洋領土利益。截至目前,“奮進號”已成功完成鑽井作業60井次,作業效率及安全性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懸浮列車——開往未來的速度
一眼望去,展廳中最引人注目的展品,莫過於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懸浮列車的模型了。隻見銀灰藍相間的車身穩穩地“騎”著鐵軌,彰顯著與眾不同的科技感。
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懸浮列車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先進軌道交通”項目成果,由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聚集國內高鐵、磁浮領域30余家優勢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聯合攻關研發而成。
“現在我們的‘復興號’高鐵時速400公裡,航空運輸時速在1000公裡以上,高速磁懸浮列車剛好填補了這之間的空白。” 工作人員介紹,它具有“運輸力強、耐候准點、安全可靠、高速便捷、綠色環保”等優勢。特別是對於普遍關注的安全性問題,這一列車採用“抱軌”式運行,避免了列車脫軌的風險﹔軌道由地面供電,同一個供電區間內隻有一輛列車運行,相應的前后區間就會斷電,這樣既節約能源又杜絕了列車追尾的可能性。
那麼,我們何時才能坐上這趟列車,親身體驗一下開往“未來”的速度呢?據悉,目前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懸浮列車的試驗樣車已經成功試跑,今后或將在安徽合肥至蕪湖路段落地。(來源:中國科普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