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雙創周

科技冬奧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2021年08月09日13:21 |
小字號

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籌辦過程中,與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賽事組織、賽會服務、場館運行等並行的,還有一個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科技冬奧。

“科技冬奧的理念是:冬奧,智能新時代。”科技冬奧領導小組工作組成員常宇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

常宇說,科技冬奧的最大不同是,我們不再僅僅想通過奧運平台向世界展示某一個新技術,或者能為奧運舉辦作出一些貢獻。而是在想,奧運會能帶給我們什麼,或者我們如何通過奧運會推動創新,最終惠及城市運行、產業發展和百姓生活。

目前,科技冬奧正在就與冬奧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綠色環保、智慧服務、轉播技術,以及人工智能等多方面進行研發、測試和應用,力圖以“智能建筑、智能交通、智能轉播、智能裝備”等亮點,共同組成對“冬奧,智能新時代”的創新思考和解決方案。

北京冬奧組委運動會服務部部長於德斌介紹說:“我們把科技與冬奧相結合,比賽實現了方艙CT與醫院間診斷信息的時實傳送。在患者到達之前,醫院已經准備好了醫療隊伍、設備等,為搶救生命爭取了時間。”

與此同時,氣象變化是北京冬奧會賽事成功舉辦的關鍵性因素之一,天氣的走向將核心賽區與交通、道路、醫療救援等外圍服務保障工作緊緊相連。如今,已初步實現空間上百米級、時間上分鐘級的精准氣象預報。

在“鳥巢”,一個“復刻”這座體育場的數字孿生操作系統已經初具規模,這個“數字化的鳥巢”正是智能建筑的一個探索。未來,通過把國家體育場數字模型化,可動態採集設備的運行情況、環境變化、人流聚集疏散情況。還可讓數字建筑與未來城市交通系統更好地融通,包括地鐵和公交排班、周邊道路疏導等,從而形成基於人工智能的最優解決方案,改變之前那種大活動交通癱瘓,或者很大范圍交通管制的情況。

在綠色環保方面,氫能源汽車的研發將在科技冬奧中得到展示。目前,具有中國技術特色、國際先進的氫燃料電池客車已經實現零下30攝氏度極寒環境下的儲存和冷機啟動,以及開啟暖風空調場景下300-450公裡的長續駛裡程。這些車輛在服務場景多、氣候條件差、道路情況多變的冬奧會進行示范應用,將對全世界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產生影響。

在智慧服務方面,科技冬奧正在整合“冬奧APP”。這款APP可滿足一個外國人來到中國后,在參加奧運會或者工作期間的幾乎所有需求。未來,這款APP有望成為北京面向城市訪客的窗口。

在轉播技術方面,雲轉播把傳統必須集中到一個地方的轉播拆解成三個環節:前端信號採集,雲端編輯處理,導播制作環節。實現了轉播設備雲端化和人員服務遠程化,減少了昂貴的轉播車和相關設備的投入。此外,運用VR的交互式多維度觀賽體驗,可以讓冬奧觀眾自主地從不同角度和位置觀賞冰雪項目比賽。(來源:新華社)

(責編:石溪、梅藝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