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雙創周

新型競賽服助力冬奧

2021年08月09日11:05 |
小字號

“50公斤級電動四足仿生機器人”“高速運動目標智能跟蹤系統”“低溫環境石墨烯智能發熱產品”……今年的全國科技活動周暨北京科技周期間,150余項科技成果悉數亮相,讓公眾品嘗了一道道科技大餐。

在冬奧科技展區,大到服務北京冬奧的智能型動車組設計,小到石墨烯材料的發熱圍巾手套襪子,無不蘊含著科技實力。

高性能多功能冬奧服裝服飾展台上,擺放的兩套競賽服吸引了記者的注意。

工作人員自豪地說:“這是為世錦賽冠軍隋文靜、韓聰量身定制的競賽服,花樣滑冰競賽服之前一直都是國外定制的,這個是由北京服裝學院自己研發的。”

它的特點是符合人體工效。原來,這兩套看似普通的競賽服,採用了可以獲得運動員身體關鍵指標及體型特征的三維人體掃描技術,也就是說,尺碼是按照兩位運動員的三維人體掃描技術獲得的,是比傳統意義上的量體裁衣更精准的高級定制。

另外,比賽服的面料也很講究。它根據服裝視覺、版型優化設計方案,運用具有高彈、透氣、透濕性的多種新型高效功能性面料,並結合競賽服裝高級定制工藝,採用了鑽飾紋樣、面料印染和拼接等裝飾手法。

工作人員說,花樣滑冰運動員的競賽服中經常可見紗網狀的材質,薄如蟬翼的面料卻要保証能夠耐受運動過程中的強力拉扯。所以,競賽服的面料最高可承受32米每秒風速拉扯的強度。

據了解,為助力“科技冬奧”,由北京服裝學院牽頭研發的冬季運動與訓練比賽高性能服裝,內容涉及紡織科學與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機械工程(摩擦學)、熱物理、生物力學、體育科學六個學科,解決了“快、護、暖、美”四個關鍵技術問題,實現了競速類項目服裝、防護材料及裝備、耐低溫保障材料和服裝技巧類項目服裝四類產品創新。(來源:中國科普網)

(責編:石溪、梅藝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