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雙創周

“科技創新”再成熱詞!看稅收如何賦能創業創新沃土

2021年08月03日16:14 |
小字號

最近,“科技創新”再度成為熱詞。9月1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長沙考察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時強調,創新是企業經營最重要的品質,關鍵核心技術必須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此前,習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時,也專門就“十四五”時期以及更長一個時期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征求意見建議。

北京:加速建設全國科創中心

9月20日,展示最新科技創新成果的第23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落下帷幕。本屆科博會以“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為引領,緊密呼應2020中關村論壇高端熱點議題,推動全球抗疫科技協同創新,同時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和原始創新,精心打造科技領域國際交流合作平台。

近些年來,北京扭住創新發展用功發力,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三城一區”崛起為北京轉型發展的重要支撐,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始終走在國家級科技園區前列。北京科技研發投入強度穩居全國首位﹔新經濟增加值對GDP貢獻超過1/3﹔全國領跑世界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中,有一半來自北京。

談北京科技創新,必須提及海澱。在9月上旬召開的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海澱區作為全國創新中心的核心區,達成了4.4億元的科技合作協議。目前,海澱區已吸引1萬余戶高新企業落戶,約佔北京市高新企業的40%。截至2019年底,全區科技型企業總計數近14.1萬家,佔全市1/4﹔2019年全區生產總值7926億元,居全市首位。

圖為北京市海澱區稅務干部走進小米公司,精准服務創新企業、確保減稅降費落地生根。記者蘇御攝

在企業爬坡過坎的過程中,來自稅費減免的溫暖如影隨形。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海澱區稅務局所得稅科科長崔恆介紹,2019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海澱區約9000戶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金額超過730億元﹔約1300余戶享受高新技術優惠政策,減免稅款近63億元。其中,加計扣除政策的實際享受戶數和金額,均同比實現3成左右的增長。

今年,疫情沖擊雖然為經濟發展蒙上了一層黑紗,但在稅收大力支持下,產品升級迭代、企業復工復產步伐得以加快。雲知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李娜介紹,今年以來,公司先后享受納稅期限延長、增量留抵退稅、防控物資捐贈減免稅和社保費階段性減免等惠企政策。作為財務人員,雖然工作內容增加了,但這是“幸福的煩惱”。

據介紹,上半年海澱區11.1萬家單位減免社保費108億元,8.2萬戶次企業享受減稅125.1億元,支持引導區屬國企等6類經營主體為中小微企業減免租金11.6億元,惠及企業近1.5萬家。

深圳:培植創新創業沃土

2017年4月,硅谷海歸人員倪建興創辦射頻前端芯片公司——銳石創芯科技有限公司。在對全國各大城市進行調研分析后,倪建興發現:深圳創新創業氛圍濃厚,產業鏈配套齊全,營商環境友好,尤其對高科技初創企業而言更是發展沃土,於是便在當年12月把公司落戶到了深圳。

作為國內最具創新活力的城市之一,深圳被評價為“最具硅谷氣質”。根據2019年12月發布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研究(2019)》,深圳創新指數位列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首位。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深圳知識產權在數量和質量上取得突破,5項指標排名全國第一。

作為深圳最年輕的行政區,光明區正朝著深圳市委市政府賦予的“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戰略目標前行,致力於打造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承載區、粵港澳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點創新平台、大灣區科技創新的“主引擎”。

近年來,深圳以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科創中心核心引擎為目標,不斷加大支持力度。

圖為深圳市福田區稅務干部為高科技企業提供稅收咨詢服務。庄楚銳陳俊峰攝

發力科技創新,營商環境是關鍵一環。濃厚的科創氛圍、一流的硬件配套能力、優化的營商環境共同為深圳創新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在點燃科技創新“引擎”過程中,稅收支持更成為不可或缺的力量。

今年初,受疫情影響,深圳市思考樂文化教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線下藝術培訓、聲樂培訓一度停滯。為應對挑戰,公司加大創新力度,不斷提升科技應用水平,順利實現了線下學習向線上教學平移。財務總監陳啟遠表示,今年前8個月,思考樂公司享受增值稅及其附加稅費減免934.6萬元,讓企業加快轉型更有底氣。

創始人倪建興說道,此前由於企業類型登記錯誤,銳石創芯出現稅務風險提示,影響到出口退稅申請。發現該風險提示后,深圳稅務部門派專員到銳石創芯調研,為企業提供全程輔導、跟蹤服務,排除了風險。隨后,銳石創芯在疫情期間申報了第一筆出口退稅申請,並在7個工作日內收到24萬元退稅款,為研發工作提供了資金支持。

據介紹,今年上半年,深圳市稅務部門全面落實國家減稅降費政策,為企業減負近530億元,為創新賦能加力。此外,當地稅務部門還依托“開辦企業一窗通”系統,將開辦企業首次申領發票各環節壓縮,通過免費郵寄方式送達企業,為科技創新創造良好的軟環境。

杭州:創新支撐經濟V型反轉

從“天堂硅谷”到阿裡新制造“一號工程”,從建設創新型城市到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互聯網+”創新創業中心,從發布“數字杭州發展規劃”到爭創“全國雙創示范城”,科創基因一直刻印在杭州這片土地上。

今年上半年,杭州經濟實現V型反轉:全市實現生產總值7388億元,同比增長1.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76億元,同比增長1.2%。在復雜的國際形勢和新冠肺炎疫情雙重考驗下,杭州數字經濟表現出強勁的韌性和引領力。上半年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逆勢增長10.5%,成為疫情沖擊下全市經濟實現V型反轉的重要支撐點。

在科技創新這場激烈的爭先賽中,不少杭州企業依托良好的營商環境,加快創新步伐,爭當行業領跑者。科創業欣欣向榮、蓬勃發展背后,稅收為企業茁壯成長提供了必不可少的“養分”。

杭州市余杭區稅務人員在杭州微策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了解企業經營情況,並對創客開展涉稅輔導。

位於杭州未來科技城的杭州歸領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成立還不到3年,是醫療器械研發領域的“新人”。盡管成立沒多久,企業在行業內卻已小有名氣。公司負責人楊辰暉表示,“稅收優惠政策的支持給了我們大膽創新的底氣。”楊辰暉介紹,2019年企業享受研發費用所得稅稅前加計扣除近237.2萬元,全部用於新產品的技術開發和改進。“雖然目前公司還處在起步壯大階段,但我們對未來的發展很有信心。”楊辰暉說。

在未來科技城內,聚集著不少像歸領醫療器械這樣“小而美”的科技型企業。為了讓企業能充分享受稅收優惠政策,體驗便捷優質的辦稅服務,國家稅務總局杭州市稅務局在科技園區內搭建“稅務服務驛站”,幫助科創企業快速處理各類稅務事項。在驛站,科創企業能夠享受適用優惠輔導、雙創企業座談會、納稅人稅法課堂、就近辦理涉稅事項、24小時涉稅問題咨詢解答等多項個性化服務。

對於已深耕行業多年的老牌科創企業來說,稅收優惠的支持則讓他們感到一如既往的安心。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開發工業大健康技術產品已近20年,今年7月成功挂牌上市,開啟了創新發展的新征程。回顧在杭耕耘的18年,企業財務負責人蔡先生表示,從幾萬元的稅收減免到幾千萬元的稅收優惠,一年比一年增長的優惠額恰好見証了企業發展壯大的過程。今年,申昊科技已享受所屬2019年度匯算清繳研發費加計扣除3024萬元﹔國家重點扶持高新技術企業減征企業所得稅1128萬元﹔軟件產品即征即退1090萬元。

據了解,為充分激發科技創新企業活力、加快推動科技型企業高質量發展,杭州市稅務局加大政策兌現力度,今年截至目前已為13099戶企業落實研發費加計扣除820.8億元。及時落地的優惠政策為企業創新加力加碼,助推企業在科技創新進程中更進一步。

武漢:疫后重振中的科創力量

武漢是湖北省科創核心所在。近年來,武漢從過去以重工業為主,成功轉型為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2015年-2019年,武漢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近162.9%,達到4353家﹔收入規模增長近168.8%,突破1萬億元。

今年疫情期間,科研攻關和技術創新為武漢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疫后重振中,武漢又把科技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加快培育新動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努力實現全年較好增長。

疫情期間,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8年時間、耗資逾20億元的核心技術——紅外探測器芯片,又一次站在病毒防疫的最前線。第二季度公司營收規模同比翻倍,達到近7.5億元,利潤同比增長近293.6%。

首發在武漢,擴資也在武漢。今年6月,小米、金山(武漢)總部二期戰略合作協議簽訂,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二期也在武漢開工。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表示,下一步將擴大建設規模,按容納1萬人規劃,建成超大規模研發中心。

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稅務局創新推出湖北省首個釘釘辦稅平台——“光谷稅務遠程辦稅平台”,將目前不能網上辦理的特殊業務都搬至線上。吳瓊攝

科創企業加快在武漢聚集,除了對當地有良好的發展預期外,還得益於政策的大力支持。今年針對疫情沖擊,為更好地幫扶科創企業活下來、留下來、發展好,武漢市在優化營商環境上做文章,稅收也發揮了強大的支撐作用。今年截至8月底,武漢市共為高新技術企業減免所得稅近10.5億元﹔匯算清繳企業研發費加計扣除減免所得稅60.9億元,顯著降低了企業創新成本。

疫情期間,武漢虹識技術有限公司研發出“非接觸式虹膜識別測溫一體化設備及系統”,隻需跟機器人對個“眼神”,幾秒鐘就能完成體溫自動檢測。虹識公司運營副總易浩介紹說:“這些年高新技術企業所享受的稅收優惠我們一項不落!”今年疫情期間,公司經營逆風上揚,新增合同額和營收均已超過去年全年收入。疫情期間新出台的稅費優惠政策,又讓企業有了更多流動資金。“不僅增值稅延期繳納,3項社保費免除政策也延長了,全年預計減免稅費七八十萬元。”易浩說。

國家稅務總局武漢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劉曉東表示,下一步稅務部門將繼續以偉大抗疫精神為指引,用稅費優惠政策的全面落實和便民服務舉措的不斷優化,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用稅收之力激發企業創新激情和動力。(國家稅務總局新媒體)

(責編:石溪、楊鴻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