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問天錄 太空逐夢人
致敬奮戰在航天戰線上的勞動者
|
2012年6月29日,神舟九號飛船返回艙安全著陸,北京飛控中心主任陳宏敏露出笑容。 |
航天伉儷——天舟一號發射試驗隊秘書田園和其丈夫、載人航天總體部電氣總體室主任劉宏泰。 |
天舟一號震動試驗指揮工作人員。 |
2016年11月18日,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慶祝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任務圓滿成功。 |
很多人會對這一幕印象深刻:當1999年中國首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發射時,控制大廳裡坐滿了白發蒼蒼的老一代航天工作者。18年后的今天,當中國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搭乘長征七號火箭升空時,控制大廳裡忙碌的年輕人佔了絕大多數。這就是中國航天勞動者實現的跨越。
“五一”國際勞動節將至,中國航天勞動者仍在辛勤工作中。正是老中青三代航天人的辛勤付出,才有了中國航天事業今天的成就。
航天二代:生死不棄 無怨無悔
近日,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成功完成首次推進劑在軌補加試驗。今年57歲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主任包為民,一直堅守在任務控制大廳,看數據、判斷情況,緊抿的嘴唇顯示著他的心情……
1982年,大學畢業后的包為民來到航天部第一研究院第十二研究所工作。他至今仍記得進所第一天老所長劉紀原的一句話——“生在永定路,死在八寶山!”在這裡,他開始了35年為航天事業辛勤工作、自願奉獻的無悔人生。
包為民把從事航天事業看作一種榮譽,他說:“每次航天發射成功后,每個中國人都會感到振奮。作為航天人,體會就更深刻。希望我們的工作為中國書寫一個更加絢爛多彩的未來。”
58歲的航天科技集團四院職工徐立平對此深有同感。30多年來,他一直從事極其危險的航天動力燃料微整形工作,曾多次經歷生死考驗。
1989年,一台國家重點型號的發動機出現內部缺陷。為徹查原因,廠裡決定成立突擊隊,把燃料全挖出來。剛參加工作的徐立平和同事們一起鑽進發動機內,面對燃料爆炸的危險和高濃度有毒氣體,完成了任務,確保如期交付。
多年來,徐立平和極易燃燒爆炸的火箭固體燃料近距離接觸,不僅從未失誤,而且練就了加工誤差不超過0.2毫米的絕技。他親手修整的發動機,為中國多型運載火箭提供了動力,保証了飛行的精度和安全。
中生代:繼往開來 薪火相傳
在中國航天科工三院111廠的三尺車床前,王陽自嘲是踩在中年坎上的人。此時,他正忙著把一塊塊粗重的“鐵疙瘩”變成工藝品似的航天精密零件。
王陽作為神舟系列飛船項目組主要成員,擔負著核心部件科研生產任務。他連續21年加工工件合格率都是100%,獲得國家專利3項,10年工作58512個小時,相當於干了20年的活,被譽為“走在時間前面的人”。
王陽說,做到“零失誤”隻有一個秘訣,就是師傅教給他的“眼到、手到、心到”。他敢啃“硬骨頭”、能啃“硬骨頭”。31年的車工生涯裡,每當遇到棘手任務,每當國內尚無可參考的技術資料和生產經驗時,他就主動站出來。
如今已成了師傅的王陽,主要做一些傳幫帶工作,毫無保留地把技術傳給徒弟們。他說:“我不敢說自己在技藝上超過師傅,但是看到自己的徒弟中有超過我的,心裡特別高興。”
敢想敢干、雷厲風行,雖已45歲的宮頊看起來像小伙子一樣精神。他是航天五院深空探測領域副總師、復材產品事業部副部長,曾獲得國家科學進步三等獎、國防科學進步二等獎等獎項。
1997年,東方紅三號太陽翼關鍵設備研制開始了國產化進程。但彼時中國航天正在遭遇“小寒冬”,飽受技術封鎖和人才流失之苦。宮頊勇挑重擔,參與到任務中。他每天奔波於設計部門和生產車間,為的是摸透結構,吃透難點。
夜以繼日的工作終於換來碩果,最終他帶領團隊首度創造了適用於中國太陽翼基板的工藝標准與規范,特別在工裝模具的設計、固化制度的革新與產品平面度控制規范中取得重大突破,實現了多項中國創造。
新生代:朝氣蓬勃 再攀高峰
“相對導航建立!”4月22日9時許,伴隨著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飛控大廳總調度賀勇冷靜響亮的口令,天舟一號和天宮二號捕捉到對方。這是他人生夢想的一次華麗綻放,今年他34歲。
18年前,當神舟一號飛船發射升空時,賀勇還是一名高一學生。從那刻起,他的心中便埋下了航天火種。大學畢業后,他如願成為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一員。
此次天舟一號發射,他擔任任務總調度,不但要吃透任務方案,還要溝通協調各系統、各參試單位,組織開展聯調演練……每天一睜眼,日程表上就排滿了計劃,一直干到深夜都停不下來。
負責天舟一號研制的同樣是一群充滿理想和奉獻精神的年輕人。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總體研制團隊中,最小的32歲、最大的35歲,很多人二十八九歲便開始和天舟結緣。
研制工作6年來,從藍圖到首飛,他們伴隨天舟成長。讓載人航天器總體研究室副主任張健印象深刻的是天舟一號出廠前,9個同事在一間會議室裡把自己“與世隔絕”,從早上8點一直干到后半夜,這樣一干就是一個多月。
在機械總體設計方面,團隊核心成員隻有3個年輕人。6年來,在老專家的指導下,機械總體團隊開創了很多“革命性”的先河。例如三維數字化研制,實現了無紙化協調工作,直接打開電腦對照模型討論。
天舟一號大到裝載方案、布局配平,小到貨包設計、細到接口設計,所有一切都是從零開始設計。滿載重量達13.5噸的天舟一號,載貨比達到優秀的0.48,吊挂偏心水平度保持在3毫米,這些驕人數據都是團隊智慧的結晶。
不斷成長的青年一代,接過老一代航天人傳來的接力棒。一項數據顯示,中國航天工作者比世界主要航天大國同行平均年輕15歲左右。美國宇航局前局長米切爾·格裡芬曾說:“中國航天最令人羨慕的,在於它所擁有的一大批年輕科學家和工程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