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促會前沿智能技術報告會發布科技成果《宇宙智能論》

2016年07月18日08:26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前沿智能技術報告會現場(人民網張希 攝)
前沿智能技術報告會現場(人民網張希 攝)

人民網北京7月18日電 (記者張希)16日,中國集團公司促進會在北京亦庄經濟技術開發區亦城國際中心組織召開“前沿智能技術報告會”,報告會上,陳樹銘博士介紹了其團隊近二十年潛心研發所取得的開創性成果——《宇宙智能論》。中國集團公司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張重慶,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徐金輝主任等國內外相關領域的領導、知名學者與投資人等數十人,參與了報告會與互動交流。

智能技術是引發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是引領社會與經濟未來發展的核心技術。本次報告會成果《宇宙智能論》是國內在人工智能領域原創性成果的一次標志性展示,涉及到宇宙一體化智能模型,最新量子理論公式,求解大尺度復雜系統的后現代三大算法,基於功能邏輯建模的中醫、情感、意識認知模型,宗教建模方法論,以及人工智能領域熱點、原理及問題等一系列理論成果。報告會也介紹了智慧城市、海綿城市、大數據等領域基於《宇宙智能論》理論所取得的典型突破性應用成果。

據悉,中國集團公司促進會是國務院國資委主管、商務部業務指導、民政部注冊登記的全國性社會團體與高端智庫機構,成立於1987年。現有以中央企業為主體的兩百家會員,絕大多數是世界500強企業與中國500強企業。

(責編:實習生16、張希)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科技貢獻有哪些? 遠不止“四大發明” 一直以來,“四大發明”就是中華科技文明一種標志。但其實我國古代重要發明創造遠不止於此。為了讓國人更清晰地了解中國古代的科技貢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明創造”研究組經過三年系統梳理,總結出了中國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科技成就88項,並正式對外發布。【詳細】

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落成 可能帶來系外脈沖星驚喜7月3日上午,隨著最后一塊反射面單元被順利安裝在索網上,我國在建的“觀天巨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主體工程正式完工。“我們希望通過FAST首次發現銀河系以外的脈沖星。”國家天文台副台長、FAST工程常務副總經理鄭曉年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