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發現新的食肉恐龍化石: 前肢非常短小

2016年07月15日16:08  來源:環球網
 
原標題:阿根廷發現新的食肉恐龍化石:前肢非常短小

據香港“東網”7月14日報道,阿根廷科學家表示,他們找到了一種約於9000萬年前居於現今阿根廷的食肉恐龍的化石。化石顯示這種恐龍的前肢很小,與身體不成比例。

科學家團隊說,這種兩腿動物長20至26英尺,但雙臂隻長約2英尺。它屬於類似其他肉食恐龍的獸腳亞目,與霸王龍同屬一個類目。

據報道,這些化石於2007年在阿根廷北部巴塔哥尼亞地區發現,由於經歷困難,團隊的分析不得不被推遲。

團隊用土語Curse加上首次發現化石者的名字,把這恐龍命名為Gualicho shinyae。

科學家團隊將研究結論在《PLOS ONE》雜志發表后,13日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了記者會。(記者 程君秋)

(責編:余悅(實習生)、張希)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科技貢獻有哪些? 遠不止“四大發明” 一直以來,“四大發明”就是中華科技文明一種標志。但其實我國古代重要發明創造遠不止於此。為了讓國人更清晰地了解中國古代的科技貢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明創造”研究組經過三年系統梳理,總結出了中國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科技成就88項,並正式對外發布。【詳細】

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落成 可能帶來系外脈沖星驚喜7月3日上午,隨著最后一塊反射面單元被順利安裝在索網上,我國在建的“觀天巨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主體工程正式完工。“我們希望通過FAST首次發現銀河系以外的脈沖星。”國家天文台副台長、FAST工程常務副總經理鄭曉年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