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變可致先天“豁牙”

2016年07月12日08:10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基因突變可致先天“豁牙”

溫州醫科大學近日宣布,該校基因組醫學研究院聯合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鄭州大學口腔醫學院、北京安貞醫院、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和美國國立口腔頜面部研究所,首次發現了WNT10B基因突變可導致先天性或遺傳性多數牙缺失。該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在美國《細胞》雜志子刊《美國人類遺傳學雜志》上。

恆牙缺失患病率為1.6%—9.6%,多數牙缺失指6個及以上的恆牙缺失,是先天性缺牙中較嚴重的疾患,可伴發身體外胚層其他組織發育異常,嚴重影響患者咀嚼功能和頜面部發育,是口腔臨床的疑難病之一。

目前對多數牙缺失的病因機制研究尚不完善。而研究團隊採用全外子測序等技術,即檢測全基因組編碼蛋白質的有關部分,對150余例多數牙缺失患者做了分子遺傳學分析。發現約5%患者存在WNT10B基因變異,這與多數牙缺失,特別是側切牙和前磨牙缺失相關,其中包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患者、散發性多數牙缺失患者。在此基礎上,對WNT10B基因參與的Wnt/beta-catenin信號通路在牙齒發育、先天性缺牙發病中的可能機制進行闡釋。研究發現,影響WNT10B基因功能的突變損害了Wnt/beta-catenin信號通路對下游TCF轉錄因子的調控能力,明顯減弱了Wnt通路誘導牙胚胎干細胞向血管內皮細胞分化的能力。

據悉,該研究成果擴大了人類先天性牙缺失基因突變譜,為先天性牙缺失臨床診斷、發病機制完善及最終對該疾病實現“精准治療”等提供了新依據。(記者李禾)

(責編:左雲森(實習生)、張希)

推薦閱讀

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落成 可能帶來系外脈沖星驚喜7月3日上午,隨著最后一塊反射面單元被順利安裝在索網上,我國在建的“觀天巨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主體工程正式完工。“我們希望通過FAST首次發現銀河系以外的脈沖星。”國家天文台副台長、FAST工程常務副總經理鄭曉年說。【詳細】

6月“科學流言榜”發布 吃素不得心腦血管病列榜首 六月“科學流言榜”今天發布,“吃素不得心腦血管病”位列榜首。“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辟謠平台、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共同發布,得到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技傳播專業委員會、中國晚報科學編輯記者學會、上海科技傳播協會的支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