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研發互動機器人 可為醫護人員提供建議

2016年07月12日16:09  來源:環球網
 
原標題:麻省理工研發互動機器人 可為醫護人員提供建議

  還以為現在的機器人只是指哪打哪的被操控者?大錯特錯!機器人如今已經可以幫助人們做決定了。據外媒7月11日報道,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人員日前研發出最新互動機器人,可為醫護人員提供建議,幫助他們在復雜情況下做決定。

  機器人可能很快就會在產房對醫護人員伸出援手。MIT的科研人員在一個為期兩年的研究中,測試機器人能否有效擔任“資源護士”的角色,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做出復雜的決定。該角色的任務就是對成千上萬的重要問題做出決策,包括床位分配和選擇合適的護士去進行剖腹產。截至目前,研究人員發現,醫護人員在此期間對機器人的建議的採納率高達90%。

  研究中,來自MIT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能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培養的Nao機器人學會了區分好壞決定之間的差異,並將其中名為“Ginger”的機器人送往波士頓的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進行技能檢測。Ginger順利地通過了檢測,它學會了在醫院裡協調護理病人。它知道何時何地需要將一個病人轉移到另一個類型的房間,並且能夠根據變化的工作負荷分配護士。它很好地給出了建議,而醫療人員也樂意採納。

  雖然醫務人員對機器人沒有過度依賴,但他們還是在很大程度上同意並且願意採納這些機器人給出的建議。研究表明,護士和醫生遵守了機器人90%的建議,充分說明了該機器人已經學會為特定情景制定高質量決策。

  研究人員稱,測試結果表明機器人在未來可能被有效用於護理病人。但是,目前這還不能實現,因為還有許多工作需要完成,以確保機器人系統的安全性。(實習編譯:郭思佚 審稿:李宗澤)

(責編:余悅(實習生)、張希)

推薦閱讀

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落成 可能帶來系外脈沖星驚喜7月3日上午,隨著最后一塊反射面單元被順利安裝在索網上,我國在建的“觀天巨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主體工程正式完工。“我們希望通過FAST首次發現銀河系以外的脈沖星。”國家天文台副台長、FAST工程常務副總經理鄭曉年說。【詳細】

6月“科學流言榜”發布 吃素不得心腦血管病列榜首 六月“科學流言榜”今天發布,“吃素不得心腦血管病”位列榜首。“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辟謠平台、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共同發布,得到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技傳播專業委員會、中國晚報科學編輯記者學會、上海科技傳播協會的支持。【詳細】